(三)发展目标(见附表1)。
1、总体目标。到2012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以饲料利用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秸秆加工利用率达到60%以上,秸秆饲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
2、年度目标。2010年, 全市秸秆饲料利用总量达到35.7万吨,利用率达到30%;秸秆利用总量50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42%。2011年, 全市秸秆饲料利用总量达到42.2万吨,利用率达到35.5%;秸秆利用总量61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51.3%。2012年, 全市秸秆饲料利用总量达到48万吨,利用率达到40.3%;秸秆利用总量73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61.3%。
3、区域目标。徽县到2010年,实现秸秆资源加工利用率达到60%以上,礼县到2011年,实现秸秆资源加工利用率达到60%以上,其它县(区)到2012年实现秸秆资源加工利用率达到60%以上。
(四)主要任务(见附表2)。
1、加强规划宏观指导。各县(区)要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现状、交通运输状况、农村能源结构、秸秆资源总量、秸秆品种结构、秸秆利用途径、秸秆资源供求状况等实际出发,合理确定秸秆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基料和工业原料的发展目标,统筹规划综合利用项目和产业布局。
2、加快建立秸秆收储体系。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秸秆收储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建设必要的秸秆储存基地。形成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参与,县、乡(镇)人民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收储体系。
3、拓宽秸杆综合利用途径。一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在全市稻麦产区全面推广秸秆快速腐熟还田,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秸秆腐熟还田、墒沟埋草耕作培肥;针对茬口紧的多熟农区,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二是鼓励发展秸秆饲料。以满足奶牛、肉牛、肉羊养殖等饲料需求为重点,大力推广秸秆直接粉碎饲喂技术、青贮饲料机械化技术、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秸秆氨化技术。三是有序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能。以农村集中居住区为重点,采取生物气化(沼气)等技术发展生物质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四是大力发展食用菌秸秆基料。以稻草秸秆为原料,推广稻草覆盖种植食用菌;以麦秸、玉米秆、豆类等秸秆为原料,发展大棚食用菌。
4、建设青贮氨化池。通过3年发展,全市新建青贮氨化池20000个(每个青贮氨化池平均25立方米),50万立方米。其中2010年新建6000个,2011年新建7000个,2012年新建7000个。各县(区)建设任务是:徽县、礼县三年分别新建青贮氨化池4000个,成县新建3000个,西和、武都、宕昌分别新建2000个,两当、康县、文县分别新建1000个。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