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  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司考题库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 案例趋势 |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
(郑政文〔2010〕2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豫政〔2009〕93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客观需要。从当前来看,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税骗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等现象屡禁不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利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03年,我市成立了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并组建了郑州市社会信用服务中心。2006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郑州市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工作的通知》(郑办〔2006〕9号);2007年10月,市政府颁布了《郑州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68号)。2006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信用体系建设4个试点城市之一。
  当前,我市正处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时期,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整体来看,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各部门要认清所肩负的责任,把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统一到国家和省、市对这项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明确责任目标,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基础工作,确保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