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重点
围绕发展目标,在3个不同的建设分区,重点进行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等3大工程。
(一)生态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
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为目标,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为重点,通过管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增加森林资源,恢复和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根据生态功能的特性,重点进行8方面的建设。
1、森林保护与恢复建设。创造性地实施天保工程,积极争取停止主伐,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力度,让森林得以休养生息。一是扩大红松等珍贵树种保护范围。在全面停止天然红松林木采伐的基础上,深入持久地开展保护培育红松行动。保护好红松母树林和天然更新的红松幼苗、幼树,加大人工培育红松力度,重塑“红松故乡”。同时,保护好水曲柳、核桃秋、黄菠萝、山槐和毛赤杨等珍贵树种,为恢复小兴安岭原貌提供有利条件。二是积极培育后备森林资源。通过引进推广先进技术,调整更新方式和优化树种林种结构,良种培育,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加快森林抚育和森林经营。加大林种、树种、更新方式调整力度,逐渐增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天混合更新的比重,加大珍贵树种、阔叶树种和混交林营造比重。三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期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的要求,扩大延伸天保工程,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补助范围、提高天保工程资金补助标准、增加森林管护事业费和公益林造林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争取将我市木材产量调减100万立方米,全面停止主伐。四是实施林权制度改革。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要求,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和用途、不削弱森林生态功能和不降低森工国有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适度引入民营机制和民间资本,对部分林地使用权、森林和林木所有权实行有偿流转。进一步扩大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面积,争取分步由8万公顷扩大到80万公顷,以此放大改革的综合效应。五是强力推进“严管林”。做好“三防”(防火、防垦、防伐)工作,坚持依法治林,坚决杜绝超计划、超限额采伐和盗伐林木,严格“三总量”控制,严厉打击涉林违法活动,严查擅占、超占和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限期恢复植被,防止林地逆转。加快烧柴改革步伐,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生物质半气化多用炉技术等新型节能生活方式,减少林木资源的消耗。切实抓好森林防火,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落实防火责任制,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搞好森林病虫鼠害测报和防治工作,加强对外来生物的检疫,防止有害生物入侵。重点建设51.8万公顷封山育林项目、68万公顷防护林项目、227.8万公顷红松资源保护恢复项目、5万公顷民有林项目,朗乡、双丰、带岭等地15万公顷速生丰产林基地,带岭2500公顷林木良种繁育基地,1933公里森林防火公路、防火预警监测信息工程、防火阻隔工程的森林防火工程建设项目。
2、湿地保护建设工程。对已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要强化管理,提高保护水平。将相对集中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整合升级为国家大型湿地自然保护区。对面积较大、生态功能明显的林间湿地、河流源头湿地和河谷洪泛湿地进行普查,逐步辟建新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地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对不具备条件或不宜大规模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要采取建设湿地小区或湿地公园等形式加强保护。坚决禁止任何改变湿地性质、对湿地产生破坏作用的开发活动。推进湿地保护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友好6.1万公顷、乌伊岭4.4万公顷、红星11.2万公顷、五营3.2万公顷等40万公顷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项目。
3、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调查,掌握小兴安岭生物种类、数量、濒危等级及分布,建立保护动、植物的种类名录和保护物种信息库。加大对小兴安岭珍稀动物的保护,建设一批珍稀濒危动物迁徙与繁衍基地,逐步扩大带岭中华秋沙鸭、朗乡原麝、新青驼鹿、乌马河紫貂等野生动物保护区面积。落实加强林蛙资源保护的规定,严格对野生林蛙的保护。落实鱼类保护的各项政策法规,保护鱼类资源,严禁炸、电、药鱼。继续深化对小兴安岭特有野生浆果、野生药材、山野菜植物的保护力度,推行管护承包,适时建立政府保护基金。科学有序地采集山特产品(山菜、山果和山药等),坚决杜绝“掠青”行为。加强对乔灌植物群落的保护工作。重点建设20万公顷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功能区、野生动物繁息中心和救护中心(站)的小兴安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程,野生植物保护项目、凉水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4、耕地保护及建设。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和完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协调机制,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基本农田范围,严格基本农田管理,原则上不得转为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确需占用的,要严格审批制度,实行占补平衡。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耕地灌溉能力。加快农田防护林建设,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切实增加投入,落实治理责任,加快重点区域治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