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稳定
加强与银监部门的合作协调,充分共享监管信息,切实增强监管合力,严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进一步拓展金融风险监测领域,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外向型企业以及房地产等行业的监测分析力度,密切关注经济金融运行态势,进一步改进监测模式,不断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体系,完善风险评估方法和数据对比与分析体系,敏锐地发现金融运行中的薄弱环节、风险源和风险转移渠道,及时准确预警风险,果断采取针对性措施,将风险化解在初始环节和萌芽状态。商业银行要强化危机意识,建立起反映快速、风险控制有力、管理到位、措施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强化对危机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经营稳健,风险可控。
十、完善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
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经济主管部门产业指导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和项目推荐制度,定期公布国家产业政策和政府的导向意见,包括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及经济、技术政策等,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工作的指导意见;企业据此了解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动向,正确把握企业经营和投资方向,实施积极有效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金融机构据此评估行业信贷风险,评价企业的市场竞争位势。通过这个平台,政府、银行、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强化引导和调控,优化整合项目,统筹配套资金,防止盲目扩大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十一、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一要进一步加强信用宣传和教育,倡导诚信守约的道德规范,大力开展诚信天水建设。二要按信用和金融安全级别实施区别对待制度。对信用和金融安全级别高的地区,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三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金融、法院、公安、工商、财政、税务、新闻等部门分工合作、共同维护社会信用的局面,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全面增强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建立失信惩诫机制,打击各类逃废债务行为,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四要发挥征信系统信用信息平台作用,依托社会征信管理体系,规范社会信用秩序。推进信息资源共享进程,推广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应用查询,为金融机构扩大贷款、防范信贷风险发挥积极作用;深化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为金融机构拓宽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提供技术支持;五要积极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降低服务收费,提高服务效率,突出个性化服务,满足企业和公众不断增加的金融服务需要。六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信息交流、应急处置机制作用,加强与银监、税务、司法等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合理的政策壁垒和资金流动壁垒,推动金融生态建设,切实优化投融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