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社区现场救护,慢性病筛查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精神病患者管理,转诊服务等。
康复:残疾康复,疾病恢复期康复,家庭和社区康复训练指导等。
健康教育:卫生知识普及,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与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宣传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等。
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等。
(三)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机构的职能调整工作。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对本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机构有关职能进行调研分析,提出调整意见,将适合社区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机构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机构编制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际承担职能情况适时调整相关机构的人员编制。
四、编制核定及管理
(一)核编范围。只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进行核定。属于从实行财政核补的医疗机构转型或改造设立的,原有编制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本指导意见标准核定后,不足部分予以核增,超过部分予以核减。对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再核定人员编制,所需人员用购买服务方式解决。
(二)编制标准。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按每万名居民配2-3名临床类别全科医生、1名公共卫生医师核定编制(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师总编制内要划出20%比例用于配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比例,按1:1的标准核定;西药、中药剂师和检验人员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的职责任务、服务人口适当核定;其他人员(管理及财会人员等)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的5%。服务人口在5万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编标准可适当降低。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核定编制范围内新进人员,实行用人弹性机制,采取定编不定人的办法,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有关条件公开招聘,不得超编进人。也可充分利用退休医务人力资源。
五、组织实施
(一)各县(市、区)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财政能力、需求状况和人口密度等,科学合理制定机构编制配备方案,同时上报市委机构编制部门、市卫生局备案。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方案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确保工作到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人员配备等相关情况要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