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推进先进技术应用。大力开展特色优势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加大省工节本增效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机技术的集成组装,做到农耕农艺农机技术结合、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区域性技术创新与应用试验站和技术创新团队。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快培养科技示范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能力。
(六)推进品牌打造。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坚持政府、协会、企业联手,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和保护,打造地域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展示、推介和宣传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带动和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辐射能力强的批发市场、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促进超市、农业企业、基地的有效对接,在超市设立特色农产品专销区、专卖点和专柜,降低流通成本。发展网上销售、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畅通基地农产品流通渠道。
四、落实措施,全力推进
(一)注重统筹规划。规划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龙头。要强化农业产业基地的总体规划,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统筹规划主导产业、基地建设。要超前规划,借鉴国内外前端发展成果,充分利用现代科研成果,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和时代感。要体现规划特色,充分彰显各县(区)的产业特征、建筑特点和人文景观,展示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形象。要因地制宜,立足各个基地的实际,抓重点、求突破,培特色、育亮点。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按照村情、民愿科学指导、合理规划、统筹发展,严禁不切实际地增加农民负担。要树立精品意识、示范理念,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展示,真正把基地建设成为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精品区、样板区和对外窗口。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2010年起,市政府将在涉农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主要用于基地规划、产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发改、建设、国土、劳动保障、商务、农业、水务、林业、畜牧等各职能部门的各类项目和涉农资金要注重向基地捆绑使用、优先倾斜,有重点地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工程。市级相关部门要全力帮助县(区)向中央、省上争取项目,在各县(区)申报的基础上,提供帮助指导,落实优惠政策,在验收合格后给予奖励。各县(区)要加大财政投入基地建设的力度。基地内基础设施、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建设要坚持创新改革和市场化运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新格局。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着力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贷款抵质押物范围和品种,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加大农业科技贷款的支持力度,有效增加对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信贷资金投入。鼓励各类担保机构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担保业务,发展会员制担保公司,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业主提供多种信用担保,有效分散和转移农业贷款风险。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步伐,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增加保费补贴险种,提高风险保障能力。探索由财政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地农户等多方出资设立风险金,化解市场风险。积极开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金融、担保、保险机构共同参与的“四方合作+保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