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皖北中药产业技术水平。以亳州为重点,通过产学研机制,针对皖北地道中药材,开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研究以及中药饮片传统炮制经验继承及炮制工艺研究;借鉴现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开展以中药为基础的相关产品的研发,不断提高亳州中药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
四是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立足三市及23个县(市、区)制造业发展现状,结合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特征,围绕打造和提升区域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需求,选择重点支柱产业领域,加大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瓶颈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在支柱产业科技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支持骨干企业主动整合产业内外科技资源,促进产业内分工与专业化发展,实现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重点支持亳州中药产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宿州市食品加工业、酿酒业、生物质利用、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产业集群发展;支持阜阳市煤化工业、中药与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
三、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结合皖北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其加工产业带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科技需求,整合科技资源,打造皖北和沿淮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阜阳市农科所、宿州市农科所在小麦、玉米、甘薯等农产品新品种创制方面能力建设。
引导、支持该区域制造业及服务业科技创新力度,选择若干产业基础较好、创新条件较好的重点支柱产业,依托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示范园区大力推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力争3-5年,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左右。以行业标准和关键技术为纽带,以大中型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为主体,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依托,形成2-3个平台共建、合作攻关、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结合战略联盟。
四、加强成果转化与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富民强县
积极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加强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项目为抓手,带动农民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全国新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建设将重点支持皖北和沿淮地区农村信息化工作,为三农提供快捷、方便、适用的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