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动城市升级,提升城市品质。以建设世界名城为目标,切实转变城市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科学化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彰显古都文化特色、滨江城市特色、人文绿都特色和舒适宜居特色。
优化城市空间。按照“多中心、开敞式、轴向发展”的城市组团布局,推进城市发展空间由中心城区向都市发展区拓展,加快形成多中心互动、城乡协调新格局。继续高标准建设“一城三区”,基本建成现代化河西新城区,加快建设江北新区,推进“一带三港(区)”建设,推动新城老城、主城副城、江南江北协调发展。主城区着力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完善提升现代金融、商务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功能平台,充分展示人文古都和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形象。推进下关滨江地区和秦淮区旧城改造更新,提高综合服务功能。抓住铁路南站建设和红花机场改造的机遇,整合江宁、秦淮、雨花台、建邺河西新城等周边空间,以河西新城和铁路南站新区建设为重点,深入研究、科学规划南部新城建设,形成区域交通与经济服务枢纽地位,使之成为南京的新标志区。仙林新市区进一步完善商业、文化和卫生等功能,成为对接长三角、接受上海辐射、带动宁镇扬板块共同发展的增长极。东山新市区与主城基础设施全面对接,成为拓展宁杭城市带的重要节点。大力实施“跨江发展”战略,规划建设江北创新试验区,以浦口-六合江北新市区建设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优化、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不断提升江北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城市化水平,增强对南京都市圈、苏北等广大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2012 年城市化水平超过80%,2015年达到83%。
彰显人文历史。以敬畏历史、敬畏文化之心,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管理体制,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和谐统一,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增强城市竞争力。挖掘六朝文化资源,展示六朝建康都城遗址,建设东吴、东晋和南朝历史文化博物馆。保护明朝文化遗产,完善明城墙风光带,建设明外廓历史文化廊道。积极保护民国文化遗产,整体保护颐和路公馆区历史格局,推进中山北路山西路-大方巷段、傅厚岗-百子亭地区、下关大马路地段、太平南路南段、梅园新村、浦口火车站地区等民国风貌区建设。推进城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改造和复兴,展现历史风貌。保护古镇古村,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等保护和利用,将南京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发展优势。
提升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商业功能、交通功能、文化体育功能、教育卫生功能、生态功能、公共保障功能和区域服务功能。以新街口、夫子庙和湖南路商圈“二次提升”为重点,积极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特色区域。加快建设江苏大剧院等文化设施,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建设铁路南站综合枢纽,在城市外围交通节点规划建设地铁、公交、长途客运换乘中心,完善区域交通体系。建成绕越高速公路东南环、长江四桥,加快芜太高速公路、绕越高速东北环和宁常、宁盐、宁巢等高速公路规划论证工作,完成“两环两横十四射”高速公路网建设。建成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宁杭城际铁路、宁安城际铁路,扩容龙潭等铁路货站。加大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力度,重点建设轨道3号线、1号线西延线、4 号线、1 号线北沿线、机场快线等,形成两纵两横轨道干线和三条市域快线构成的轨道骨架网络。2012年地铁营运里程达到85公里,2015年达到190公里。加紧建设禄口机场二期工程和六合马鞍机场。积极推进长江航道疏浚、八卦洲汊道整治工程,建设龙潭四期、五期扩建工程,加快西坝化工港、七坝港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强化市区联动,加快城市主干道和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加大道路出新、绿化美化、立面改造、广告整治等工作力度,增加为民服务的健身步道、路灯照明、邻里中心、无障碍通道,提升街景容貌和城市品质。推进“公交优先”,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切实缓解交通拥堵。实施“绿色南京”建设工程,加强生态隔离带和绿色廊道控制与建设,建成水绿相依、城林交融的生态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建成沿明城墙、绕城公路、绕越公路、进出城干道等绿色通道和长江岸线及八卦洲等洲岛绿化带,完善主城和仙林新市区等绿地系统。加快玄武湖公园、栖霞山风景区、幕燕风貌区、红山森林动物园等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提档升级,以紫金山、玄武湖为主体,打造南京的“中央公园”。构建以主城为中心向郊县辐射、分布均匀、特色显著的郊野公园网络体系,建成首批16个郊野公园。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发电、LED照明、建筑节能等绿色能源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努力建设“低碳城市”。实施雨污分流、河道整治清水工程,加快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成完整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整治市区河道,改善水环境,高水平建设沿河景观带和市民休闲健身场所。实施机动车污染治理工程,提高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标准,实行区域限行等措施,逐步提高新车准入标准,淘汰更新超标车,降低大气污染。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完成城区污染企业搬迁,加快江南中小化工企业的整治,关闭100家污染治理不达标小化工企业。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安全处置,建成南京市危险废弃物填埋场、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和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实施城市二次扬尘污染治理工程,规范建筑工地、拆迁施工行为,全面加强对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的监控和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