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创新能力增强。全市化工企业现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新技术产品20多个,同时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发明专利的产品和技术,初步形成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相结合的产学研一体的研发、生产体系。
(二)存在问题
1.大企业大集团少。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化工企业产值过10亿元的只有连云港碱厂、德邦集团、益海油化3家。
2.产业上下游配套弱。近几年,我市招引的许多医药中间体、染料、农药和化学助剂等传统精细化工项目,相互之间没有配套关系,且与本市已有的产业没有紧密联系。现有企业特别是部分大企业亟需的上下游配套产业相对欠缺。
3.行业企业整体素质低。近年来,我市新建的多数化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管理粗放,生产工艺落后,投资不足,对地方经济贡献不大,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三)发展环境
1.宏观政策的调整促使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部分产能落后、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将被淘汰,产业重组步伐将会加快,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会被重新洗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助于企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同时,随着大规模投资项目的启动,为生产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产品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提供了良好机遇。
2.国际产业转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内外产业加快转移,许多大企业、大集团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国务院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为我市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
3.环境资源压力加大。近年来,国家、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对项目投资额、环评(包括排污总量)、安评和能评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化工行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另外,随着公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也要求化工企业加大自身管理的力度。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立足现有产业,打造现代化精品化工园区。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工艺水平,实现环保要求全面达标、资源利用逐步高效、产业层次大幅提升。
(二)主要目标。到2012年,全市化工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33%,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500家,比2008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培育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1家,20-50亿元的企业5家,10-20亿元的企业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