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合材料。加大节能、长寿命、轻量化、环保型、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品的研究开发力度。重点是进行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品研发,加快低成本碳纤维及制品产业化生产;研究开发高性能涂料和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产品、高性能橡胶材料及其制品、聚氨酯汽车材料及制品等产品;抓好以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为依托的湿法仿丝制备T700型聚丙烯腈碳纤维及原丝(3K-12K)10-50吨/年工程化技术开发项目;加快T300纤维项目产业化步伐。
2.结构材料。研究开发高性能陶瓷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弹性体材料及其相关产品。重点推动威高集团与中科院在可降解改性聚乳酸、人工心肺与齿科医用材料、可降解骨科材料、医用非PVC材料等医用材料方面的产业化进程;扩大大型工程子午线轮胎的产业化规模;促进山东双连制动材料有限公司为主承担的陶瓷纤维增强树脂基配方汽车用刹车片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产业化进程。
3.功能材料。研究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薄膜材料、燃料电池及烧碱用质子膜材料、节能环保纳米轮胎、保温材料、高性能平板显示材料、新型耐热材料、纳米纺织材料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研究开发单晶硅棒拉制、硅片加工、光电池元件制造、电池组封装等项目。重点发展MW级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光伏电站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TFT单体量产建设工程,以及应用于液晶电视的TFT负性混合液晶的研发和中试项目。
4.金属材料。重点是加快铝镁合金材料、耐磨耐蚀材料、非调质钢及其相关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以威海万丰镁业公司为依托,重点推进高性能镁合金材料在赛车、高级轿车上的应用,加快推进规模化进程;完成威海三盾焊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加快耐腐蚀堆焊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推进以威海威硬工具有限公司为依托的高性能金属刀具系统的研究。
5.新型化工材料。依托镆铘岛石化基地,开展新型合成材料、有机原料、精细化学品等石化工业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
(三)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群体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发展要素的配置作用,以应用推动开发,以应用联动企业,以应用推动产业化。积极推动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提升在开发、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资源共享能力,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优势。紧紧抓住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机遇,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技术为一身的现代高科技企业以及上市企业为主要对象,通过建立产业基地和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在市场机制下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的孵化功能和企业聚集效应。一是突出发展重点,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采用附加值高、无污染、低消耗的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新材料产业基地上水平;二是严格基地建设标准,增强基地发展的活力和对创新型企业的吸引力;三是树立产业集群竞争的观念,将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与同类企业竞争联系起来,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初显端倪的背景下,积极培养新材料产业集群竞争的优势,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和市场开发的先机。
(二)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新材料产业稳步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三区”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科技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强与知名科研院所的沟通与联系,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引导企业与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研究制定一系列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优惠扶持政策,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推动新材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集成资源,重点扶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争取承担更多的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确保新材料产业科技综合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二是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加快新材料重点产业及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三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其成为创新主体;四是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形成一批精、专、高的企业人才;五是加大专利申请和保护力度,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意识。
(四)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产业化进程。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新材料产业骨干企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鼓励企业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与风险投资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以及技术先进、资本雄厚大公司的合作,引进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支持骨干重点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产业发展所需资金,加快企业膨胀,推动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五)加大支持引导力度,为新材料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发挥政策、舆论和融资等方面的引导作用,促使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二是创造条件,降低门槛,鼓励科技人员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并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三是推动法律服务、技术咨询、产权交易和技术市场等中介机构的建立,使其在整合科技资源中发挥应有作用;四是推动开放式产业体系和资源配置机制的建立,鼓励企业与国际创新网络对接,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引进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新材料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威海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11年)
一、发展现状
几年来,经过科学筹划、高效运作和持续推动,一批新能源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部分项目已经建成投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
1.风电。自1985年荣成成山头马兰湾试验风电场建成,2002年底华能集团在我市开始大规模风电建设,到2008年5月装机4.95万千瓦的华能风电二期工程建成发电,我市风电建设实现从小规模、小容量、试验性开发阶段逐步发展到大规模、大容量、连片式集中开发阶段。截至2008年底,已有鲁能荣成风电一期工程、国华风电一期工程以及华能风电一、二期工程等三个大型风电场建成发电,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3.275万千瓦;鲁能(华能)乳山风电、鲁能(华能)文登风电、国华风电二、三期工程、大唐文登风电、歌美飒文登风电和鼎能文登风电等六个风电项目已经获得核准,核准装机容量达到34万千瓦,正按计划开工建设;中海油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之中。目前,各市区、开发区和工业新区均有风电项目实施,风电总体布局已经形成。
2.核电。我市正在积极推进的核电项目有两个:华能石岛湾核电站项目和乳山红石顶核电站项目。其中华能石岛湾核电站同址布局建设高温气冷堆和压水堆两种堆型核电站,规划建设1×20万千瓦、1×60万千瓦、1×10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4×12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以及1×140万千瓦、1×170万千瓦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场址总规划容量约990万千瓦。目前,1×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项目已经进入报批程序;压水堆核电站前期工作全面展开。乳山红石顶核电站项目规划总装机600万千瓦,项目公司已经成立。
3.水电。目前,我市正在运作的水电项目有两个:文登昆嵛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和乳山口潮汐发电项目。文登昆嵛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规划总装机180万千瓦,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出具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支持性文件,项目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我市正在积极运作,争取尽快启动建设全国第一座规模化开发的潮汐发电站。
二、目标任务
1.风电。按计划推进鲁能(华能)乳山风电、大唐文登风电一期、歌美飒文登风电一期以及国华风电二、三期和鼎能文登风电等已核准项目,积极推进中海油风电以及华能风电三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到2011年全市风电装机达到50万千瓦,启动5-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建设,并争取列为国家示范海上风电场。
2.核电。加快推进华能石岛湾核电站和乳山红石顶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2009年华能石岛湾核电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一期20万千瓦机组获得核准并开工建设;压水堆核电机组列入国家“十二五”核电建设规划。重新启动乳山红石顶核电站一期2×100万千瓦机组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