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用纺织品。优化区域布局,实行集约投入,培育知名品牌,巩固文登市作为中国工艺家纺名城的地位,保持家用纺织技术全国领先水平。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新材料研发中心,大力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旅游纪念品产业,拓展抽纱刺绣行业新领域,形成行业新的增长点。围绕工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巩固和扩大抽纱产品的生产,将威海建成国内最大的抽纱系列产品生产集散地。积极引进、吸收国际先进水平的电脑绣花机及配套设备和技术,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档次,重点抓好山东艺达有限公司400万件(套)、山东芸祥集团120万件(套)高档工艺家用纺织品项目和山东万得集团400万条床单生产加工项目的建设。以威海鸣球毛纺织有限公司为依托,重点开发生产真丝毯、轻薄型驼绒毯以及各类新型纤维交织拉舍尔毯的系列产品。
5.皮革及制品。加快皮革行业结构调整,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皮革产品档次,推动皮革制品出口由以低档产品为主向以中高档产品为主转变。开发多品种、系列化的皮革材料,提高皮革鞣制、毛皮染整的技术水平,全面推行皮革行业证明商标。重点支持文登森鹿制革、威海山海皮业、威海金猴鞋业、威海金猴皮具、山东富豪菲格尔皮具等公司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满足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的产品。至2011年皮鞋年产量达到1400万双,皮具年产量力争达到2000万件。
6.渔具。重点抓好钓鱼竿的生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创汇的碳素渔竿及高尔夫球竿、网球拍、碳素管材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拉长产业链,鼓励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钓具配件,开发多品种的碳素体育用品、文化用品。创建全国性渔具批发市场,把我市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渔具生产基地。
7.玻璃制品。以山东华鹏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开发生产轻量薄壁、节能、节材型产品。加快高档玻璃器皿的生产,重点抓好山东华鹏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7亿元的高档玻璃包装器皿技术改造项目,实施产品升级改造, 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高端市场占有率。
四、主要措施
(一)积极推进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促进轻工纺织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国外资本、技术和人才,壮大企业规模,提高竞争能力。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支持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产业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培植大企业集团,建设优势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支持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与信息网络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品为核心、科研院所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与世界知名的企业集团、研发设计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建立行业技术中心,打造产学研联盟。推进服装、地毯、抽纱刺绣、渔具、皮革及制品等重点产品生产线改造,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
(三)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重点专业市场建设,通过网络建设、规范秩序、品牌展示等手段,扩大消费区域覆盖范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相关展会的平台,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发展会展经济。巩固欧洲、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开拓中东、俄罗斯、非洲、北欧等新兴市场。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推广应用污水治理和节能环保技术。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进行印染装备升级,提高染整自动化程度,降低能耗水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推广粘胶纤维环保节能技术,加强化纤企业清洁化生产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应用。皮革行业要推广保毛脱毛、无灰浸灰、生态鞣制等清洁生产技术,抓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塑料行业要提高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建立产业退出机制,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
(五)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介组织等通过合资、重组、技术入股等方式,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贯彻国家货币政策,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订单企业的流动资金支持,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产业链安全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民资等途径,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威海市食品医药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2009-2011年)
一、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现状
1.经济总量增长较快。2008年,全市食品医药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71户,实现销售收入1011.5亿元,利税82.2亿元,利润56亿元。其中,食品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52户,实现销售收入922.6亿元,利税66.6亿元,利润4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14.2%和15.2%。医药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9户,实现销售收入88.9亿元,利税15.6亿元,利润1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3% 、50.9%和63%。食品医药工业已经成为全市工业发展速度最快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2.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我市食品医药工业门类体系比较齐全。食品工业已涵盖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三大类,主导产品有植物油、海洋食品、乳制品、花生制品、焙烤食品、调味品、冷冻饮品、粮食酒、啤酒、葡萄酒、矿泉水、浓缩果汁、软饮料等上千个品种,水产加工食品、浓缩果汁产量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以好当家集团、泰祥集团等骨干企业为支柱的食品工业体系。医药工业是我市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主导产品有化学原料药及制剂、新型中成药、医疗器械、海洋生物及基因工程药物等十大系列两千多个品种规格,一次性输液器产量居国内首位,形成了以化学制药为基础、医疗器械为主导、中成药物为补充、海洋生物医药为后续的医药工业生产体系。
3.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威高集团的“洁瑞”商标、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伊可新”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4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32个品牌产品获得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全部通过了GMP认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中心建设不断加快,全市食品医药工业已建成1个国家级、3个省级、17个市级技术开发中心和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的专业研发队伍不断扩大,技术开发能力、设备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4.存在的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传统、低技术含量、同质竞争的产品多,名、优、特、新产品较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少,创新药物少。规模总量小,缺少大的龙头企业,品牌带动力弱。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更新改造和科技开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特别是食品医药方面的专门人才、学科带头人匮乏,科技成果水平不高,转化率较低。三是海洋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海洋保健品、海洋药品发展滞后,海产品综合利用率较低,精深加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面临的形势
1.食品工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外贸易壁垒和食品安全事件等影响,食品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但食品工业是一个刚性消费产业,国内外市场需求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不变;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粮食生产将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在应对危机和贸易壁垒过程中,食品企业自身素质和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这些都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空间。
2.医药工业。国家大力关注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医疗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医疗和社会事业投资成为重点领域,将强力拉动医疗和药品消费的增长,预计新增市场需求每年在1700亿元左右,医药产品内需市场增长潜力较大。
二、任务目标
到2011年,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400亿元,利税90亿元,利润60亿元,年均分别递增15%、12%和10%;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利税24亿元,利润20亿元,年均分别递增18%、15%和18%。食品医药工业规划发展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1个,过50亿元的企业1个,过10亿元的企业5个;新建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1个,省级技术开发中心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