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标任务
到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指标年均增长22%,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100亿元,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形成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三、发展重点
(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1.大力发展六大类产品:
(1)计算机外围设备产品。以北洋电气集团、山东三星通信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彩色激光打印机、高速热敏打印机、打印扫描一体机、专用打印机等产品。到2011年,计算机外围设备产品的生产规模超过1300万台,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成为全球重要的传真机、扫描仪和打印机产品生产基地。
(2)集成电路设计及封装产品。以哈工大(威海)国际微电子中心、威海日月光集团、北洋电气集团为依托,搭建集成电路设计公共平台,重点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SP)等产品开发上实现突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做大封装产业集群。到2011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建成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基地。
(3)通信类产品。以威海卡尔电气研究所、宏安集团、威海东方光大公司为骨干,加快发展视频服务器、视频电话机、数字视频光端机、终端计费器、手机数字摄像头等通信产品,重点发展光纤光缆、塑料光缆、通信电缆、超五类数据缆、光纤连接器等主导产品,积极发展室内光缆、ADSS光缆、大芯数骨架式带状光缆等新产品。到2011年,终端计费器、视频电话机、视频服务器等产品的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台,形成光纤光缆800万芯公里、数据通信缆400万箱、市话通信缆1600万对公里、光纤连接器300万只的生产能力,通信设备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
(4)传感器类产品。以威海双丰电子集团、威海诺金传感公司为基础,重点发展B系列、D系列数字地震传感器及其配套的动测传感器、智能动测仪,研发温度、湿度等多领域应用传感器,开发汽车用传感器。到2011年,各类传感器产量达到320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5)显示器、显示屏产品。以威海大宇电子公司、威海鼎峰电子公司为重点,着力发展平板显示器和户外超大规模显示屏。到2011年,显示器、显示屏的生产规模达到30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6)电池及应用产品。以威海文隆电池公司、威海科益达电子公司为主体,重点开发生产碱性蓄电池、镍氢电池、储能用铅酸蓄电池、锂电池、UPS电源、EPS电源等产品。到2011年,年产各种电池10000万AH(安时)、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柜5000台(套),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2.积极培育五个新增长点:
(1)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以威海中玻光电公司、乳山15兆瓦光伏电厂等为基础,开发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产品、太阳能电池及发电设备等,研究开发太阳能路灯、交通信号灯、航标灯、光伏玻璃幕墙等产品。重点支持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扩大生产规模,推动实施太阳能光伏照明和光伏屋顶、光伏电厂并网电站等项目建设。
(2)高效节能照明产品。以威海东兴电子公司、山东宝霖固态照明科技公司为基础,紧紧围绕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重点研发后道封装等关键技术和专用设备,争取在功率型白光二极管的生产上取得突破,积极推动产品在特殊照明、节能环保等相关领域的应用。
(3)汽车电子产品。以哈工大(威海)国际微电子中心、威海天翔集团、威海海特电子公司为基础,抓住我国汽车电子产业起步发展的有利时机,从车载电子装置入手,开发生产适合国情的车载通信系统、导航系统、娱乐系统等产品。力争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开发传动和行驶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及汽车半导体器件。加快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发生产,推动信息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4)新型元器件产品。以威海星佳电子公司、威海双丰电子集团为基础,大力发展光电子集成器件、绝缘栅双极晶体(IGBT)模块,加快各类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重点发展光纤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以及微型机电系统(MEMS),积极推进高精度、高性能传感器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5)智能电子产品。以山东新北洋股份公司、威海华控电工公司为基础,加强电子标签(RFID)系统和产品的技术研发,在芯片、标签、读写器及应用软件等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进RFID在交通管理、物流信息监控等领域的应用。开发税控收款机、智能卡读写设备、销售点终端(POS)、票据打印机等产品。加快磁电编码器、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系统的产业化进程,加强与机械、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的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
(二)软件产业
1.大力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围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以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发展应用软件。以威海农友软件公司、威海海源科技公司、威海鲁能惠通公司、威海渔翁信息技术公司等为重点,发展农村管理、电力应用、造船管理控制、网络安全等软件。大力开发和推广金融、物流、食品等领域的应用软件。
2.加快发展嵌入式软件。重点围绕计算机设备、通信与网络产品和机械制造、工业控制等机电化产品领域,研发推广基于不同操作系统、多处理器的嵌入式软件产品。以山东新北洋股份公司、威海卡尔电气研究所、威海康威通信公司、威海华东数控公司、威海西立电子公司等为骨干,加快发展计算机外设、通信、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工业制造控制、汽车电子等嵌入式软件,实现软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推进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3.积极发展软件服务外包。着力推进软件标准化、商品化、国际化进程,鼓励企业通过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认证。积极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软件或模块定制加工、数据和技术服务等业务,主动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以威海联亚软件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杰奥船舶技术(威海)有限公司、威海奥博软件有限公司为基础,积极开拓日韩、欧美软件外包市场,加快威海软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以高区创新创业基地和经区科技创业中心、东方硅谷软件园为依托,承接国外软件开发业务,为跨国公司提供软件服务,扩大直接出口,形成软件外包企业集群。
到2011年,力争经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达到20家,培育50个行业应用名牌软件产品,软件外包企业达到50家,从业人数达到2万。
(三)信息服务业
1.完善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业。重点发展电信增值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通过技术与业务创新,研究开发面向大众和企业的增值服务业务。支持北洋电气集团无线数字城市项目,争取在省内率先建成覆盖全市的无线宽带城域网。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新一代互联网。积极推动3G业务的开展,加速互联网、有线电视网和电话通信网的“三网融合”。大力推进宽带入户工程,加快普及数字广播电视业务,到2010年底,完成全市城市规划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作。
2.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以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行业务外包和项目代建制,创新各行业信息化建设、运营和管理模式,努力拓展信息技术服务市场。鼓励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和支持服务企业通过加盟、兼并、授权等形式,形成“高、中、低”服务门类齐全的网络服务格局。加强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专业咨询机构之间的联合,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信息咨询业。
3.加快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业。加强政务及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增值服务,围绕政府、企业、公众的需求,整合一批公用信息资源,重点开发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地方法规规章数据库以及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数据库等,向社会各界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积极发展数字设计创意服务业,依托山大威海分校、哈工大(威海)和莱迪动漫基地的人才和载体优势,推动动漫、网络游戏等多媒体内容产业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发展数字化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信息内容产品及高效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