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调集各有关部门力量和装备组成救援工作组,赶赴现场参与救援行动。接到应急指挥部指令后,各有关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人员和救援装备集结,选择便捷交通路线和运输工具,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救援现场,实施现场处置、救援等工作。
(六)善后处理
现场处置、救援等工作结束后,事发地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善后处置工作。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对发生人员死亡的,进行善后处置,全力医治事故伤员,清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恢复道路交通正常秩序。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完成相应任务。各保险公司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及时赶赴事故现场,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开展应急救援人员现场保险、伤亡人员及财产保险的理赔工作。
(七)信息发布
道路交通安全紧急情况的新闻报道、信息发布、接待采访等事项由应急指挥部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新闻报道要坚持及时、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
(八)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安监部门、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及时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对事故责任进行倒查,并按属地管理原则和人事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相应处理。
五、预警机制
(一)各级政府应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和有安全隐患的路段及时发出危险警示信息,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和综合治理的力度,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道路沿线各级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对基层单位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督促检查,监督道路交通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机动车的生产、改装,积极改造道路危险路段。
(二)交通、建设部门应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和隐患点段及时发出危险警示信息,加强治理力度,完善标志标线,消除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三)公安机关和交通部门要加强驾驶人培训学校和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中设置应急救援培训内容,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
(四)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方法。
(五)公安、交通、气象、新闻媒体等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联合、统一、提前发布预警信息,通过媒体发布路况信息。气象部门发布天气信息的同时发布天气对道路通行影响情况信息以及主要道路的通行信息。
六、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