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加快发展县域中心城市。积极推进省管县改革,大力发展县级市和县城,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30强县(市)要率先发展成为人口集聚能力强、功能完善的大中城市。30弱县要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城市规模,提升经济实力,尽快赶超全省平均水平。其他县(市)要按照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环境容量,通过扩容提质,发展成为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小城市。
9.大力培育中心镇。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突出特色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实力。要对96个国家重点镇和252个省级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使其尽快发展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经济次中心,提高其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
10.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积极实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中心村为核心,以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为契机,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大力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11.优化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以增强经济效益和增加就业为核心,以促进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重点,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产业格局。山东半岛城市群要坚持陆海统筹、区域统筹、产业统筹,积极实施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协同发展,形成国内一流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区域中心城市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信息和区位等优势,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有条件的城市,逐步形成城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园区以第二产业为主、城市外围以城郊农业为主,城市由内向外“三二一”产业合理分布的新格局。
12.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海洋综合开发等高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电子信息及家电、机械设备、化工、食品、材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造纸、化肥、轮胎、水泥、墙体材料等传统产业;突出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房地产、信息等市场潜力大的行业,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