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发展和重点扶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分类指导,引导社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发挥作用,不断提高社区社会组织整体质量,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发展有序、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区自治、享受公益服务的现实需求。
(二)目标任务。
1. 积极扶持、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扶持力度,切实改变社区社会组织数量少、规模小、能力弱、发展不均衡、社会认知度低的状况,不断增加数量,扩大规模,使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作用显著增强。今后两年,我省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的数量明显增多,并在今后一个时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 提高登记率和备案率。登记管理机关要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改变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登记、备案工作进度。至2009年底,应基本完成现有社区社会组织的登记和备案工作,对符合登记
3. 培育、推广先进典型。各级政府要及时掌握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要注重培育、树立先进典型, 善于总结典型经验,通过交流、引导、示范,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每个社区培育1-2个活动规范有序、作用发挥明显、社会影响力强的示范性社区社会组织。
4. 理顺管理体制。按照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的政策法规规定,逐步完善社区社会组织自律发展机制和登记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以市县(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为中心、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为主体、居(村)委会为基础的三级管理模式,形成分工负责、条块结合、相互协调、运转高效的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三、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的基本要求
社区社会组织的成员必须是居住在本社区的居(村)民,包含户籍不在本社区但居住在本社区的居(村)民和临时居住的居(村)民,活动范围原则上只限于本社区(社区间交流、比赛活动除外),活动内容和方式必须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在不违背《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当放宽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把社区社会组织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登记管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