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7个配套文件的通知


  (三)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加快农村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采取“电视、电话、网络合一”的综合服务方式,建立区、镇、村便民服务网络,推动农业信息服务向基层延伸,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推动大型商贸市场完善门户网站、批发市场园区建立公共信息平台、重点批发市场园区或大型专业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探索实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补贴政策,力争农业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加强农村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

  (四)发展各种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品一合作社”格局。每年确定3-5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示范点,引领创办花卉、蔬菜、水果、养殖等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强化农户之间、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以及基层供销社、营销商、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农户之间的联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三、推动工业集聚发展,促进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

  按照用地集约、产业集群发展要求,大力调整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推动形成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工业与农业、生产服务业良性互动发展的“一核、两极、三大集群”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一)科学规划工业布局。树立全市域观念,加强工业发展规划引导,把从化、增城等县域地区纳入广州城市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确立全市工业发展空间定位和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产业梯度布局及错位竞争格局,明确各区(县级市)产业发展定位,使各区(县级市)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在产业定位基础上,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各区(县级市)工业协调发展。结合“退二进三”工作,加快推进广州东部汽车产业基地(增城市新塘镇)、石滩工业基地(增城市石滩镇)、从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平镇)、明珠产业基地(从化市民乐茶场)、鳌头产业基地(从化市鳌头镇)、纺织产业基地(花都区炭步镇)、赤坭工业园(花都区赤坭镇)、广州石化产业基地(南沙区万顷沙镇)、白云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基地(白云区钟落潭镇)、番禺现代产业基地(番禺区石楼镇)等10个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

  (二)加快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尽快出台《广州市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推动县域产业错位发展,支持从化、增城两市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形成中心城区都市型工业、工业生产管理控制中心和近远郊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一体化空间格局。通过落实财政资金支持和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软贷款”,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从2008-2010年,市发展改革委从统筹资金中每年安排5000万元、市财政局每年安排1亿元作为承接影响环保类企业搬迁产业基地的建设专项资金,产业基地所在地政府按照市、区(县级市)1∶1的比例配套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以及重大项目建设,优化园区投资环境。抓紧实施《广州市“退二”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穗府办〔2008〕63号)和《关于印发退二产业基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程序的通知》(穗发改工〔2008〕42号)。

  (三)推进工业园区整合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遵循“存量调整优化,增量集中提升”的要求,加快对区(县级市)、镇、村工业园区的整合建设。加快制订产业集约用地导向政策,完善产业准入标准,建立项目评估办法,提高单位土地投资率、产出率和容积率。鼓励各区(县级市)结合中心镇建设和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工作,大力建设产业优势明显的特色工业集聚地,引导工业向园区集聚发展,集约利用土地,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良性发展。

  (四)创新产业组织形式。积极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和城乡联办出口基地等城乡产业紧密结合的产业组织形式,通过“总部+基地”等模式,承接一、二圈层的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地发展与各乡镇比较优势相适应的特色工业。引导部分镇村企业与城市大中型企业进行专业分工、劳务协作、零部件加工配套,推动城市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合作、联合及重组,组建新的跨城乡的企业。

  四、推动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促进农业布局一体化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以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生态林业等为重点的块状农业经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构建与都市、村镇、工业区相衔接的“组团式网络化多板块”的都市型农业发展格局。

  (一)优化都市型农业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按照北部山地丘陵农业组团、南部滨海农业组团、西部平原农业组团、东部平原农业组团和中部城乡结合区农业组团等五大组团的战略布局,切实加强耕地、林地等农业用地的规划保护,引导全市农业产业集中连片、集约集群、规模化发展。

  (二)打造现代农业板块经济。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种子种苗、林业、渔业等优势产业,引导农民走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加快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与省市科研院所的科技对接,引导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力争到2010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0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积极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大型农业企业入穗,吸引外资投向高新技术农业、绿色农业、外向型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等,采取财政补助、政策性信用担保贷款、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出口基地的扶持,建设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三)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制定“发展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和森林生态旅游专项规划,加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性开发建设。引导有条件的镇、村及农民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民俗资源,继续改善农村入居环境,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错位互补和协同发展格局,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乡村旅游体系。充分发挥广州作为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的核心地位以及北部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和番禺、南沙等地滨海农业优势,集中力量抓好北部生态农业乡村游、滨海农业乡村游、岭南水乡特色游、千年花香观光游、农业科技观光游等观光农业基地建设。将村庄改造与乡村旅游区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农家乐”、“农家旅馆”、“森林旅游”等体验式度假旅游。加快广州市万亩果林的保护与开发,将其建设成为城市果林湿地公园。制定资金扶持政策,建立政府引导扶持、企业(集体)运作经营、农民参与的投融资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重点龙头企业、旅行社、社会资本参与观光农业开发。将乡村旅游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同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实现乡村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

  (四)建立生态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制定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提高承担保护基本农田任务农民的生产生活保障水平。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区位类别,以“按地取酬”与“按劳取酬”,相结合进行补偿,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补偿增长机制,充分调动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积极性,确保生态区农民增收。

  五、推动统筹构建公共政策支撑,促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

  把统筹构建公共政策体系作为促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重要配套举措,与推动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的各项政策措施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为促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政策支撑。

  (一)统筹城乡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市对区(县级市)财政体制,明确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收支范围,理顺税收征管秩序,做大市、区(县级市)财政收入“蛋糕”。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弥补区(县级市)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财力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和引导性原则,进一步明确和调整财政支出范围,重点投入到与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及基础设施相关的全市性项目中,确保城乡一体化各项工作均衡发展。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抓好城乡公路网规划编制调整,加快构建广州市域l小时交通圈和都市区半小时交通圈。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完善旅游公路网和旅游景区(点)交通指引标识系统,全面提高全市旅游通行能力。按照“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到2010年,基本完成146万亩农田和15万亩连片鱼塘的标准化改造任务。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水库安全达标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和自然村通水泥路项目建设,力争2012年前完成村庄布点规划保留型、户籍人口在1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建设,全面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供排水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规划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力争到2010年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0%。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染防治监控管理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