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新型治疗癫痫药。
7. 计划生育药物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保障。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计划生育药物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新型计划生育药物的成功开发大大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年度重点支持:
(1)新型女用避孕药;
(2)新型男用避孕药;
(3)新型事后避孕药;
(4)新型抗早孕药。
8. 传染病治疗药物
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传染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不断有新的传染病发生,一些曾经得到控制的传染病由于病原微生物发生变异和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又再次发生流行。对该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年度重点支持:
(1)艾滋病的治疗药物;
(2)传染性肝炎的治疗药物;
(3)结核病的防治药物;
(4)血吸虫病的防治药物;
(5)流感、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药物。
9. 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代谢综合症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该类疾病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公众健康有极大影响,已经逐步发展为一类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该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年度重点支持:
(1)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
(2) 新型血脂调节药;
(3) 治疗脂肪肝的药物;
(4) 治疗肥胖症的药物。
10. 罕见病用药(Orphan Drugs)及诊断用药
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对那些发病率虽低,但却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的罕见病、疑难病,给予了愈来愈多的重视和关注。该类药物带来的经济效益虽不一定显著,但社会效益却是十分显著的。诊断用药可大大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年度重点支持:
(1)罕见病用药;
(2)解毒药;
(3)新型诊断用药(包括X-射线、超声、CT、NMR对比增强剂等)。
11. 手性药物
随着人们对药物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手性药物的研究开发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手性药物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同时,基于对已有外消旋药物的单一异构体的研究开发,也是新药开发的一条捷径。本年度将重点支持手性药物的开发和产业化。
12. 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医药中间体指在合成化学药线路中接近于最终产物,或关键的中间产物。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提供优质、高效、价格低廉的药品显得更加重要。通过重大工艺创新研发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可以降低药物生产成本,也是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已有药物的生产工艺不断进行改进和提高,使成本下降,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朝着“绿色化学”的方向发展,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是我国医药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年度重点支持:
(1)能大幅度降低现有药物生产成本的重大工艺创新项目;
(2)节能降耗明显的重大工艺改进项目;
(3)能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重大工艺改进项目;
(4)市场急需的、有较大出口创汇潜力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开发项目;
(5)改进药物晶型的重大工艺改进项目。
医药中间体不支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均较低的中间产物,如出现在合成线路中前几步的中间产物。
(四)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
新型给药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制剂技术,有关的新方法、新产品层出不穷,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制药水平的提高和药物治疗的发展趋势。它包括缓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和自调式给药系统。新型给药系统的出现为世界制药业的发展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随着化学合成新药研制难度的提高、费用的加大,新型给药系统以其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特点而赢得制药界的青睐,为许多制药商带来巨额利润。
本年度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 缓、控释制剂--固体、液体及复方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药物在体内有溶解、扩散、吸收的过程,药物只有进入血液循环才能发挥作用。缓、控释制剂的技术关键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从而满足人们对于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现代需求,它是制剂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本年度重点支持:
(1) 透皮吸收制剂技术及产品;
(2) 注射缓、控释制剂技术及产品;
(3) 口服(含舌下)缓、控释制剂技术及产品;
(4) 粘膜、腔道、眼用等其它缓、控释制剂技术及产品。
2. 靶向给药系统
药物口服、注射或导管介入后,在预定的部位释放或药物达到预定的组织或器官,选择性地集聚于作用部位,充分发挥药物治疗作用,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对于以脂类、类脂蛋白质及生物降解高分子成分作为载体,将药物包封或嵌构而成的各种类型的靶向给药系统,将给予重点支持,对于辅料及相关硬件也将给予支持。本年度重点支持:
(1)结肠靶向给药(口服)系统及产品;
(2)心脑靶向给药(口服、注射)系统及产品;
(3)淋巴靶向给药(注射)系统及产品。
3. 新制剂技术
近年来,一种新型给药系统---载药纳米粒、脂质体在生物医药领域得到应用,显著推动了药物制剂现代化。纳米、脂质体技术的应用包括:(1)可延长一些药性剧烈而药效时间较短的药物作用时间,使其在人体内缓释,达到作用和缓持久、副作用较少的效果;(2)应用载药微粒携带药物,将其定向输送到病变的靶器官,以维持病变器官的有效血药浓度,从而增强药效;(3)将载药微粒经过适应修饰,输送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而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微囊释放系统是指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嵌而成粒径为5~250μm的微囊,其具有延缓药物释放、提高药物稳定性、掩盖不良臭味、降低胃肠道等副作用、减少复方药物配伍禁忌、改进药物物理性能,以及将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等特点。
本年度重点支持:纳米技术、脂质体技术和微囊释放技术。
4. 其它新制剂
为了减轻药物刺激,改善溶解性,吸收性,增加稳定性,减少毒副作用,扩大临床适用范围等目的,采用新技术、新辅料、新处方研究开发的药物新制剂和新剂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年度重点支持:
(1)新型复方制剂;
(2)固体分散制剂;
(3)口腔速溶制剂;
(4)新型吸入给药制剂。
5. 制剂新辅料
药物制剂是由主药、辅料通过工艺组合而成的最终产品,辅料是制剂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分。辅料的质量、性能对制剂的质量至关重要,辅料的发展更是新制剂和新剂型发展的基础。在发达国家,根据制剂要求,有大量资金和专业人员投入研究医药所需要的各种不同规格、不同性能的辅料。目前国外辅料的种类已近400种,而国内辅料的研究还一直处于低迷徘徊中:从事辅料研究人员少,已有产品生产规模小,品种少,规格不全,或虽有产品,但质量不稳定,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新制剂技术、产品的开发,影响整个医药行业现代化进程。本年度重点支持:
(1)固体制剂用辅料。固体制剂辅料有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包合剂等,重点是β-环糊精衍生物、微晶纤维素、微纷硅胶等;
(2)包衣材料。包衣材料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口感、提高光敏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使药物在指定部位释放等,重点是纤维素衍生物、丙稀酸树脂类衍生物等;
(3)注射用辅料。注射用辅料有溶剂、助剂。注射用溶剂、助剂包括非水溶媒、助溶剂、表面活性剂,重点是注射用β-环糊精衍生物、注射用卵磷脂、注射用豆磷脂。
(五)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酶工程、生物催化、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的高速发展以及生物炼制的兴起,在轻工和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化工和轻工的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在轻化工生物技术上具有较好的基础,有些技术和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从整体水平上来说,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许多酶制剂仍主要依靠进口,许多发酵产品的发酵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我国生物基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仍落后于市场的需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更少,如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本年度对于具有重要市场前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化工生物技术和产品将给予重点支持。本年度不支持企业自产自用的产品,不支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饮料、烟酒类的项目及产品。
本年度重点支持的方向如下:
1. 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
生物催化剂由于具有专一性高、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而成为化学品和食品生产的重要支柱。生物催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特别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本年度重点支持:
(1)用于合成精细化学品的生物催化技术;
(2)新型高效酶催化剂品种和新用途;
(3)新型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及反应器;
(4)生物手性化学品的合成;
(5)生物法合成多肽类物质;
(6)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糖类和糖醇类。
2. 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
微生物发酵是生物工程的重要应用技术,可以生产许多化学法难于生产的产品。高效菌种的选育和新型发酵工程和代谢工程技术的开发对提高微生物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排污量有重要意义。本年度重点支持:
(1)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新产品及其化学改性新产品;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型反应器;
(3)新功能微生物的选育方法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新方法以及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发酵水平的新方法;
(4)大宗发酵产品中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污量的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
3. 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工业酶制剂的应用,对于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污有显著效果,是典型的绿色化学处理工艺。但酶活力低、品种少已成为我国酶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通过提高酶活力,增加酶品种,拓展酶制剂的新用途,是提高我国酶制剂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本年度重点支持:
(1)洗涤剂酶制剂;
(2)纺织和造纸专用酶制剂;
(3)环保处理用酶制剂;
(4)生物新材料用酶;
(5)生物新能源用酶。
4. 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制备食品添加剂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增加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本年度重点支持:
(1) 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新技术;
(2) 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全合成、化学改性及深加工新技术;
(3) 天然产物中分离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4) 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的开发与生产;
(5) 从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中进一步分离提取有效成分的新技术。
5.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本年度重点支持相关酶制剂和试剂盒等。
属于食品添加剂类产品应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要求或具有卫生部相应批件。
三、新材料
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新材料是高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信息、生命、能源并称为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四大支柱。加强新材料的开发,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年度新材料领域坚持“有限目标,重点突出,支持创新,发展产业”的方向,重点支持新材料领域中自主创新、技术先进、环境友好、节能省材、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同时应与时俱进,积极开发具有前瞻性、原创性的高性能材料,提升材料产品档次,改造传统材料工业,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并满足相关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新材料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本年度将具有原创性发明,产业关联度大的新材料及产品列入重点项目,侧重支持有利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节能环保项目,促进轻工、纺织、有色金属和石油石化产业振兴项目,促进人才、技术向新兴产业集聚的项目,有利于形成产品链的项目(技术服务)与产品等。
申请本年度新材料领域的项目,除应符合创新资金申报有关规定外,还须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一般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应为已完成小试,处于或已完成中试;提交近期按照项目产品名称和技术创新点进行检索的查新报告,报告须由省级或省级以上有资质的科技查新部门出具;自有或授权使用知识产权证明:专利申请被受理的须附受理通知书、专利请求书、专利说明书、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已公开或授权的专利须附专利(公开)说明书;技术创新应通过产品方式体现,产品须提供经国家或行业产品权威检测部门对样品的测试、检测报告;产品须有明确的可实现工业化的应用对象,并提供用户试用报告,包括产品性能或使用情况的对比数据和评价意见;涉及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企业须提交地市级以上地方环保部门的批准文件或环评报告;特殊行业产品须提供符合该行业管理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产品认证、市场准入证明、安全检测报告等);
2.初创期项目的技术成熟程度应为已完成研发,处于小试阶段;提交近期按照项目产品名称和技术创新点进行检索的查新报告,报告须由省级或省级以上有资质的科技查新部门出具;提交自有或授权使用知识产权证明,产品技术的成果鉴定或评议材料,专利受理通知书,专利授权证书和专利公开说明书等;已经在实验室或小试验阶段研制出的新材料,须提供国家或行业产品权威检测部门对样品的测试、检测报告或产品认证;涉及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需提供环保解决方案;技术创新应通过产品方式体现,须有明确的可实现工业化的应用对象;特殊行业产品须提供符合该行业管理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
3.本年度不支持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初级产品生产和粗加工项目;不支持简单借用纳米概念、不具有明显纳米材料尺寸效应的项目;不支持仅以开发技术为考核指标、无产品销售额的材料制备、加工和成形项目;暂不支持火工品(其它不支持项目详见相关章节)。
本年度重点支持新材料领域中下列五个方面的技术和产品:1、金属材料;2、无机非金属材料;3、高分子材料;4、生物医用材料;5、精细化学品。
(一)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在传统材料产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展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金属材料、环保型金属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现代电子信息、生物医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流程、高效、清洁的金属材料先进制备、成形与加工技术,是实现高性能、低成本、节能减排、规模化制造的重要途径。
金属材料包括金属结构材料和金属功能材料。金属结构材料主要是指具有高强、高韧、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或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材料。它不仅对冶金、石化、能源动力、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和航空航天等国防尖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还可影响和带动一大批基础材料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金属功能材料是指在电、磁、光、声、热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质、表现出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生物、能源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对我国高技术产业获得突破性和跨越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年度重点支持应用于轻工、石化、纺织等行业的高性能金属材料;铝、镁。钛轻合金的深加工制品;具有高强、高韧、耐蚀、耐热、耐磨损的钢铁及其它金属材料;特殊性能合金以及粉末冶金新材料;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以及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具体的方向如下:
1. 交通工具轻量化用铝、镁、钛轻合金材料制品及深加工产品
铝、镁、钛等轻合金,材料因其具有比重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是理想的轻合金材料。同时,具有易于加工成型、废料易回收、资源丰富等特点,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我国虽然资源丰富,但目前我国深加工产品处于比较落后状态,产品竞争能力亟待提高。本年度重点支持:
(1)高强高韧铝合金、耐热铝合金、高耐磨低成本过共晶铝硅变形合金材料;高性能铝合金精密压铸件、铝合金大型型材和异型材、高性能铝合金自动焊焊接材料;
(2)高纯金属镁、高强耐热镁合金、特殊性能稀土镁合金材料;镁合金精密压铸件、镁合金大型型材、镁合金板材、高性能镁合金自动焊焊接材料等产品;
(3)低成本、高性能钛及钛合金材料及其应用产品,钛及钛合金焊接管。
本年度不支持高污染高能耗皮江法生产金属镁及镁合金、常规铝合金、仿不锈钢铝建材和一般民用铝制品。
2. 应用于轻工、石化、纺织等行业的高性能金属材料
该类产品市场具有量大面广的显著特点,能够低成本、规模化制造和应用是项目的基本要求。本年度重点支持:
(1)高强度、高韧性、长寿命的金属材料及其成套制备加工;
(2)具有优良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
(3)耐热金属材料;
(4)新型高抗磨金属材料。
3. 特殊性能合金及粉末冶金新材料
市场急需或已成为下游关键行业发展瓶颈的特种钢材、高温合金、精密合金、以及具有显著节材和一步近终成型优势的粉末冶金工艺材料与制品,具有量大面广的显著特点。鼓励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绿色制造技术,实现低成本、可规模化制造和应用,注重“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专业化生产。本年度重点支持:
(1)为提高钢铁材料洁净度、均匀度、组织细度等影响材料性能,提高冶金行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环保,促进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配套相关新材料、新部件;
(2)满足国家相关行业发展所需的高强度、高韧性、高导性、耐腐蚀、高抗磨、耐高(低)温等特殊钢材料、高温合金材料、工模具材料、铜合金等有色金属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属预合金粉和粉末制品以及自动焊焊接材料;
(3)高性能、特殊用途钨、钼深加工材料及应用产品,超细晶粒(纳米晶)硬质合金材料及高端硬质合金刀具等制品。
本年度不支持高能耗、高污染的“地条钢”和一般建筑用钢、常规铸造、常规机加工项目,超细钨粉及碳化钨粉,传统工艺生产常规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
4. 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
金属复合材料具有功能多样,节约材料,应用广泛,市场容量大的特点。其优异的性能和较低的制造成本,显著提高了传统金属材料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本年度重点支持:
(1)在耐高压、耐磨损、抗腐蚀、改善导电、导热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金属与多种材料复合的新型材料及结构件制品;
(2)低密度、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疲劳的颗粒增强铝基、镁基复合材料及低成本高性能的增强剂。
本年度不支持铝塑复合管材、钢(铝)塑门窗等一般民用产品。
5. 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
我国信息和电力电子器件基础材料产业已形成一个门类比较齐全,规模较大的行业。但在先进的框架基体、封装、集成电路引线与焊接、光与磁信息存储、发光显示、传感等器件方面的基础材料仍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为使元器件产品升级换代,提高整机的本地化率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需要大力发展片式化、微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新型元器件相关基础材料。本年度重点支持:
(1)高档电解电容器用高压、超高比容(μfv/g)钽粉;
(2)特种导电和焊接用集成电路引线及引线框架材料、电子级无铅焊料、焊球、焊粉、焊膏、贱金属专用电子浆料和异形接触点材料和大功率无银触头材料;
(3)高磁能积、高内禀矫顽力高性能铁氧体永磁材料和高导磁、低功耗、抗电磁干扰的软磁体材料(高于OP8F、CL11F、PW40牌号性能),片式电感器用高磁导率、低温烧结铁氧体(NiCuZn)、低温烧结甚高频六角软磁体;
(4)高性能屏蔽材料;
(5)高导热、低膨胀封装材料;
(6)锂离子电池负极载体和覆铜板用的高均匀性超薄铜薄箔;
(7)规模化生产的电真空用无夹杂、无气孔不锈钢及无氧铜材料。
本年度不支持常规电力电工用金属电线、电缆及漆包线材料,贵金属浆料及电容器用铌粉和阴极、阳极铝箔。
6. 超导材料
“十五”期间,我国在超导材料技术研究领域获得了长足进展,有些成果已具备产业化基础和有着急切的市场需求。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是材料、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生产成本的问题。为突破目前制约超导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推动超导材料及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形成有急切市场需求的超导产品批量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本年度重点支持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实用化超导线材、块材、薄膜的制备技术和应用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
7. 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制品
随着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专业化、精细化、功能化已成为引领产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专业化、精细化、功能化的需求使新材料技术正朝着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本年度重点支持:
(1)形状记忆合金、铜合金材及制品;
(2)高电位、高电容量镁牺牲阳极;
(3)高性能新型释汞、吸汞、吸气材料;
8. 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稀土在冶金、玻璃与特种陶瓷、石油化工、农业、电子信息、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催化材料、储氢材料、发光显示材料、超磁致伸缩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等产品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功能材料和工艺制备技术,使我国的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本年度重点支持:
(1)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技术,生产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和各向异性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及新型稀土永磁材料(原则上承担企业要已获得一定数量的贷款);
(2)新型高性能稀土发光显示材料,PDP显示器用低压(电压几百伏)荧光粉和绿色节能电光源材料及应用制品,高亮度、长余辉红色稀土贮光荧光粉;
(3)大尺寸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应用产品;
(4)应用于燃气、石化和环保领域的新型高效稀土催化剂和满足欧Ⅳ标准的稀土汽车尾气催化剂;
(5)高性能稀土有色金属材料;
(6)用于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光学玻璃的高纯、超细稀土抛光材料。
本年度不支持性能为N45以下和磁能积加内禀矫顽力之和小于60的常规烧结NdFeB永磁体项目。不支持节能灯用三基色荧光粉、绿黄色长余辉稀土发光粉和普通CRT荧光粉。
9. 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是支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市场对半导体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导体产品,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年度重点支持:
(1)太阳能电池用大直径(8英寸)、超薄硅单晶片和外延材料;
(2)低成本、低能耗多晶硅材料及产品;
(3)红外光学锗单晶材料;
(4)宽带隙半导体(氮化镓、碳化硅、氧化锌等)单晶和外延材料。
10. 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
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形技术是获得高质量的材料、制品并能够批量、稳定和高效生产的保障。新一代冶金材料及制品以高纯净度、高均质、超细组织、高外观质量和材料制品的近终成型一体化制造为主要特征,必须采用通过先进的加工和成形技术,制造出高性能、多功能的高精、超宽、薄壁、特细、超长的新型材料和加工制品,同时可大幅度节能降耗和节约原材料。本年度重点支持:
(1)超细和纳米晶粒组织的快速凝固制造技术及超大形变加工;
(2)高速、高精、超宽、薄壁连铸连轧和高度自动化生产板、带、箔制造;
(3)铝、镁、铜合金高性能制品的半固态成形和近终成型;
(4)超细、高纯、低氧含量、无(少)夹杂合金粉末的制备,以及实现致密化、组织均匀化、结构功能一体化或梯度化的粉末冶金成型与烧结(包括机械合金化粉末,快速凝固非晶纳米晶粉末,高压水及限制式惰性气体雾化粉末,射流断裂金属精密微珠;温压成型、注射成型、喷射成型、热等静压成型、高速压制等成型;压力烧结、微波、激光、放电、等离子等快速致密化烧结技术及低温烧结)。
(5)搅拌摩擦焊接;
(6)各种先进的高效、低成本的物理和化学表面改性。
本年度不支持常规铸造、常规机加工项目,电弧喷涂、镀锌磷化、电镀硬铬(铜)、火焰喷涂、喷焊、渗氮渗碳等中低档表面工程技术用以修复部件的项目。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晶体、玻璃、水泥、耐火材料等。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又出现了许多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经过微观结构设计,精确的化学计量和先进制备技术而达到不含有害元素且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主要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功能、热功能和部分化学功能,为无机非金属结构用材料,组分包括氧化物和非氧化物,结构包括多晶、单晶、玻璃、复合材料、薄膜及涂层。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是指具有电导性、半导体性、光电性、压电性、铁电性、化学吸附性、吸气性、耐辐射性等许多功能的一类材料。这类材料品种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品更新换代快、附加值高的特点。
本年度不支持一般的建材、耐火及保温材料、水泥、混凝土助剂、普通建筑玻璃、日用和工业用器皿管棒玻璃、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和建筑陶瓷。
本年度重点支持的技术创新项目如下:
1.高性能结构陶瓷
鼓励开发具有较大市场容量、产业化技术较成熟和经济效益好的无机非金属结构陶瓷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具有比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优越性能。由于近年来的技术进步,结构陶瓷的性能提高,使其对传统金属材料的优势日益显示出来,国际上使用结构陶瓷部件已经形成很大的市场。本年度重点支持:
(1)航空、汽车、火车等交通车辆用的陶瓷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