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动直接融资,为有实力的企业上市和发债创造条件,鼓励企业与相关行业的相互参股,拓宽企业吸纳社会资本的渠道;鼓励设立船舶产业发展基金和船舶担保基金。
市、县(区)两级担保公司加大对船舶企业贷款担保力度,确保担保额度每年以20%以上递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五)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对船舶工业调整升级的财政扶持力度。整合市级现有工业类、科技类财政性资金,建立统一的船舶工业调整升级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三年内安排6000万元。各县(区)根据船舶产业发展实际,也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船舶工业调整升级。按照“扶优、扶强、扶精、限劣”原则,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现代化造船模式,开展现代造船技术与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实施企业兼并重组后进行的技术改造、船舶工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发展船配产业。
引导重点船舶企业按国家《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要求发展,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企业为自主创新活动而引进专利技术,其用于研发活动的专利技术摊销费用可纳入研究开发费用范围。及时落实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政策。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原因,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鼓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六)进一步优化服务。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加大服务力度,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合力推进船舶工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对岸线、土地指标、码头船坞、海域使用、口岸开放等一系列审批环节的重点支持和帮助,完善重点在建项目相关审批手续。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相关政策的衔接落实工作,积极为重点船舶项目争取国家、省财政支持。对重大建设项目和骨干企业,在项目建设、品牌创建、技术进步、智力支持和财税金融、电力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和重点支持。创新口岸监管模式,改革通关整体流程,缩短
关口作业时间,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提高口岸通关效率。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和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暂停(降低)涉企收费项目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行业监测与指导,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掌握船舶行业的发展动态,发布行业信息,建立行业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