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五大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淮发〔2009〕2号)
各县(区)委、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部省属驻淮单位:
现将加快推进大交通、大产业、大流通、大文化、大旅游等五大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淮安市委
淮安市人民政府
2009年2月4日
关于加快大交通建设的实施意见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淮安建设成为辐射2000万人口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要求,加快淮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结合我市交通发展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交通先行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在交通建设中的主导性地位,统一政策、规划和体制管理,坚持宏观调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公路、铁路、航道、机场及港站枢纽建设,使各种运输方式得到全面充分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紧密衔接,建成承载能力更强、运转效率更高、运输成本更低、安全性能更好的现代快速交通体系,把淮安打造成现代化、高速化、立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开放性原则。立足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对接国际港口,增强淮安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力,提升在长三角中的战略地位。服务淮安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更大范围内规划淮安与能源基地皖北地区、华北经济中心环渤海湾地区、产品销售基地中原地区的交通对接,形成开放式大交通格局。
(二)先进性原则。通过理念、政策、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推进交通运载系统向大型化、高档化和舒适化方向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具备网络化、综合化和节约化特点,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交通管理系统。
(三)统筹协调原则。统筹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打破行业、行政界限,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全面协调发展,形成统一开放的运输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构建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交通运输系统。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注重土地、岸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重视交通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走交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发展目标
积极策应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促进淮安交通发展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的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走集约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到2010年,基本建成区域公路框架,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快速交通体系,巩固淮安国家公路枢纽地位;建成淮安民用机场,实现航空运输零的突破;全力推进水运、铁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打造多种运输方式全面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
到2012年,基本建成区域性铁路枢纽,航道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初步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区域性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构建起全天候保障的公路、水路、铁路通道,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出行需要,满足淮安对内、对外快速联系的需求。
到2015年,全面建成较为完善的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形成方式多样、运行协调的客货运输体系,做到宜路则路、宜水则水、宜空则空,把淮安建成国家公路、水运枢纽、区域铁路、民航枢纽和物流中心。
到2020年,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运输服务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快速交通系统延伸至主要乡镇,形成全天候、全方位的安全可靠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构建起开放协调型、质量安全型、便捷高效型、环保节约型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三、工作重点
2008-2012年,计划总投资240亿元,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交通行业管理,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实现淮安由“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的转变,使交通成为淮安最具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为经济社会大开放、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公路升级工程。以提高公路网等级水平、改善路网结构、提高路面质量为出发点,加快以高速公路为龙头的对外大通道建设,逐步完成对国省干线公路的升级改造,建立起淮安与徐州、连云港、南京、扬州、盐城等地的便捷联系;推进高速公路连接线、城市绕城公路、出入口公路以及城市间快速干道建设,加强与高等级路网的联通;加快改善农村公路条件,逐步提高技术等级,推进撤渡建桥项目,形成一个内延外接、联网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2012年前,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400公里,注重建设生态环保型公路,初步形成以“六纵八横两环”干线公路为主骨架的路网格局,实现市区和县城15分钟上高速,大部分乡镇30分钟上高速,基本形成辐射周边2000万人口的“1小时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