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大农产品、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把生鲜奶以及饲料等农业投入品都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继续实施大水大绿工程,新增造林面积20万亩。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大绿二期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重点规划坡塬治理、村庄绿化及平原林网建设,加快城乡绿化美化进程。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体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加强骊山丘陵和秦岭沿山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加大坡改梯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平方公里。力争到2011年,全市户用农村沼气池达10万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100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100个。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重点发展玉米收获机械、果园机械、畜牧机械、大棚蔬菜机械,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40万亩。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善《西安市扶贫发展规划》,启动重点村建设,实施移民搬迁,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低收入人口脱贫步伐。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联片集中供水模式,力争到2011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水利设施抗灾减灾能力,降低洪涝灾害损失,到2010年完成5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实施小水富民工程,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搞好村镇及农田排水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快34个万亩以上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到2011年前完成60万亩灌区节水化改造,新建30万亩高标准高效节水灌溉农田。在骊山丘陵沟壑区建设非充分灌溉示范区。推行经济灌溉模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5.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着眼于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挥科研单位和乡土专家两方面的积极性,争取组织申报各类科研、推广项目,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建设优良品种繁育中心,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建设科研团队,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人物。加强与杨凌示范区的科技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组建农民用水协会,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继续实施“科技入户百村示范工程”,推行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农民远程教育培训”、“农民职称培训”等专项培训,积极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致富能力。
6.开发农业新功能。积极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发展附加值高的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现代养殖业,突出发展规模农业和高效农业,形成若干个供应城市的新型产业基地、规模化养殖基地。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积极开发建设一批农业旅游观光点,重点抓好15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0个特色旅游镇、100个特色旅游村建设,每年举办桃花观赏、鲜果采摘等活动10次以上,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经营收入3亿元,努力把旅游观光农业培育成为现代农业的新亮点。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