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农业品牌扶持力度,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在省著名商标基础上经司法认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一次性补助20万元);对新获得省级名牌、省著名商标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对新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上述补助资金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标准化和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对通过验收并命名的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市财政给予8万元的奖励补助。
(十四)注重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产学研联合体的,可申请启动补助资金,经有关部门确认后,给予10万元以下的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40万元和10万元的专项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的专项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40万元、15万元的专项补助;对新认定的市级行业检测中心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专项补助(上述补助资金由市财政承担)。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内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财政补贴地方承担部分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
(十五)优化社区服务,加快服务和营销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开展农村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对符合现代农村新社区“1+X”规划布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村级综合服务社,经验收通过后,市财政给予每个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已建成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的,市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对农村生产生活营销网络建设,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十六)发挥倍数效应,增强农村金融服务扶持力度。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支农信贷力度,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农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专门用于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贷款和担保的风险补偿。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对长期诚信经营的农业大户区级财政要适当给予财政贴息。积极扶持市区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农业担保公司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年担保月均余额达到注册资本金1倍以上的(含1倍),市财政按其年担保月均余额的0.5%~3.0%给予风险补偿。市区新市镇担保公司为新市镇开发公司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担保的,市财政给予相应补偿(补偿标准详见2009年支农导向目录)。同时,建立涉农信用担保风险基金,市财政安排100万元资金,区财政安排5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涉农信用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当地财政要努力提升农业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补助担保公司用于充实担保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