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确保正常运转,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从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市区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对上年度经审核确认的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低于30万元且排在市本级末30位的经济薄弱村,其不足30万元的缺口部分,市财政给予补助50%(同一村补助不超过3年)。进一步强化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对建造标准厂房、专业市场等创收项目,市财政按新建项目总投资额的4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市、区有关部门和镇(街道)要按照各自职能,落实好土地、项目论证等工作。积极鼓励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发展村内公益事业。市财政对上年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收入5万元以上且自定筹资筹劳计划完成收缴率在50%~80%和80%以上的村,分别给予1万元和1.5万元的工作经费奖励。原在财政体制结算的市补区支持村级组织运转资金市作统筹安排,不再安排给区。
(十)发展循环经济,支持规模化无污染生态养殖。积极推进畜牧小区建设,对实施标准化饲养和高效无污染养殖等技术的规模场且吸纳散养户10户以上,经市确认的畜牧小区或基地,其畜禽栏舍放养场地防疫、粪污处理等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经验收通过后,市财政按其投入(不包括土地征用等费用)的10%给予一次性补助。鼓励散养户进入畜牧小区或基地饲养,畜牧小区或基地年度每吸纳1户散养户(必须是将原散养场地拆除的散养户),市财政给予1万元补助。对推广使用“零排放”生态养殖模式的养殖户,市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大力推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等畜禽排泄物治理技术,对新建的农村沼气工程,市财政按区财政补助额的50%给予补助;对经市批准的规模排泄物治理工程和推广利用其他农村新能源的,市财政给予一定补助。
(十一)改善生态环境,继续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工程。对种植规模20亩(含)以上的生态公益林、经济林市财政分别给予每亩300元和100元的补助,其中对生态公益林连续补助2年。对市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从种植后的第3年至第5年连续3年市财政给予每亩30元的护林补助。对通过市命名的绿色小城镇和绿化示范村,市财政分别给予50万元和5万元的补助。
(十二)提升素质培训,大力实施现代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大学生培训。对农村经理人、经纪人、村官,以及从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家乐等农村实用人才进行高等学历教育培训,财政按培训费用的80%给予补助(市、区财政各承担50%)。其他培训收费,由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农培办)根据培训内容、师资、教材、场地和培训时间等情况商市财政出台指导价。各区根据市出台的指导价,制订相应培训项目的补贴标准,报市财政局和市农培办备案,市财政按区财政实际补助资金的50%给予补助。经市确定的中、高层次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大力实施现代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具体办法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