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积极追踪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发展一批污水处理和节水设备,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和混凝土砌块设备,节电器、节电电机,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利用设备等产品,打造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污水处理设备。以汶瑞机械(山东)有限公司、高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重点加快水污染特别是造纸污水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提高大型成套设备制造能力,实现工业污水处理通用设备与专用工艺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系列化、成套化,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标准化程度,实施“交钥匙”工程。同时,带动通用配套机械的同步发展,提高本地配套率。
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以安丘瑞贝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临朐环新除尘设备有限公司、潍坊宝威滤清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大力发展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和电除尘设备。重点发展超高压、宽距除尘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和大型、高效复合式袋式除尘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开发250m2以上的大型设备和蜂窝式电除尘产品。
3、新能源设备。以山东宏力集团、山东科灵公司等企业为主,大力发展热泵空调、无机超导热管和地热测评软件等产品,加快开发应用能满足环保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技术和热泵技术及装备;以瑞其能、青能动力、豪迈科技等企业为主,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重点发展风力发电机、风叶、主轴、机械传动、风机变频、输变电机组等产品,尽快实现风电整机的本地化制造,建成我省重要风电装备生产基地;以孚日光伏科技、中泰海川、瑞森华光、中微光电子、新龙电化等企业为主,加快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最终形成“多(单)晶硅-硅棒-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太阳能发电产业链条”。
4、节能设备。重点支持富源增压器、康跃增压器、瑞斯电子、雷奇电器、多元电器等企业发展节油、节电等产品,加速开发适应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柴、汽油)内燃机配套涡轮增压器等产品,进一步拓展增压器的应用范围。大力发展系列化、智能化节电装置等节电产品,并加快推广应用步伐。支持山东开元电机有限公司发展高效、节能、大功率新型电机。
5、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依托山东圆友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山东中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以建筑垃圾为主料生产新型建材的核心生产设备,尽快实现核心设备国产化。同时对前期研发的粉碎、配料、搅拌等配套设备系统,进一步完善综合技术规范,实施粉碎、拣选建筑垃圾环节的节能降耗技术改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专利和工艺专利,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四、实施措施
(一)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支持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基地、科技产业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课题,力争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加快开发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或国内空白急需的技术和产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建立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二)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升装备制造水平。依托骨干企业,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建设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平台,稳步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在节能环保设备研发、生产、制造上有新突破。加大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节能环保产业改造提升的力度,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的高新技术含量,提升产业层次。充分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落实好国家和省里制定的鼓励企业技术开发费列支、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技改项目减免税、增值税转型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组织实施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产业发展智力支撑。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支持市内有实力的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强节能环保学科专业的建设力度,注重硕士、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和各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节能环保产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吸引国内外节能环保领域的知名专家或科技领军人才,从事科研、教学或创办节能环保企业,为在短期内突破技术瓶颈、提高科研水平提供人才支撑。完善企业员工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积极营造适宜人才发展和科研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氛围。
(四)加强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建立规范的节能环保产业标准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规范产业发展,加快制订产品测试标准和评价体系。对尚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节能环保产品,尽快研究制订企业标准,积极将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靠标准占领产业链的高端,形成先导型的地方标准体系。加快构建节能环保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管机制,确保产品质量。
(五)完善投资和财税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一是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优先安排城市环保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项目。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设立市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节能环保示范工程建设。二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节能环保产业,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对节能环保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积极探索利用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有效信贷投入,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投入机制。三是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节能环保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以及利用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进行融资。四是扩大财税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对技术研发、设备购置和装备制造以及列入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项目给予税收优惠。五是完善价格机制。按照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的原则,争取更多的产品列入政府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清单,扩大采购范围,拓宽销售渠道,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六)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培植壮大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以节能环保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基地化为目标,选择素质好、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集中进行政策倾斜和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集团,使之成为节能环保产业的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名优产品生产中心。引导鼓励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进入节能环保业,鼓励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联合,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
潍坊市造纸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
(潍坊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潍坊市轻工行业办公室)
我市是全国重要的造纸生产基地,目前正处于由造纸大市向强市跨越的关键时期。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急剧深刻变化,全球经济衰退与行业周期性调整叠加在一起,使全市造纸工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为进一步加快造纸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造纸产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市造纸产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十五”以来,我市造纸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工业支柱产业之一,是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08年底,全市造纸企业206家,木浆生产能力100万吨,造纸生产能力350万吨,已经形成以包装纸、生活用纸、文化用纸、特种纸为主的四大类10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中铜版纸年产60万吨,胶版纸60万吨,低定量涂布纸30万吨,包装用纸100万吨,特种衬纸30万吨,生活用纸15万吨,玻璃纸2万吨,新闻纸40万吨。纸品产量占全国1/10、全省1/3,自制浆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主要经济指标列全省同行业首位。
造纸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造纸产业生产日益规模化、质量日益高档化的发展趋势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一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结构自我调整的能力差,产品技术含量低,不能适应消费市场升级要求。二是原料主要依赖进口。目前,我市优质原料缺口大,对外依存度高,用于生产高档文化用纸及包装纸的木浆主要依赖进口,木纤维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节能减排问题比较突出。不少企业能源和资源利用率较低,节能新技术应用滞后,能源及原材料消耗较高,节能减排任务任重道远。四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市的造纸产品中低档产品比重偏大,高端产品不多,且产品更新速度缓慢,企业和产品品牌知名度不够高,影响整体竞争力。因此,加快发展造纸产业对于调整工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全市经济较快平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目标,以技术进步为动力,进一步提高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优化企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与环境相统一,提升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造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林纸一体化原则。大力发展速生造纸林基地,从育苗、营林、制浆到造纸建设完整的产业链,将营林与造纸有机结合,做到“以纸养林,以林促纸”,实现造纸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2、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实施大型企业集团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先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造纸企业集团。
3、坚持经济国际化原则。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4、坚持技术创新原则。运用高新技术或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造纸企业,加大技术进步在造纸产业经济增长中的比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污染防治力度,最大限度地削减污染负荷,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节能、节水、降耗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发展目标
1、产业发展规模。到2011年,自制纸浆产量达到150万吨,机制纸和纸板有效产能达到500万吨,产量450万吨;纸制品产量达到80万吨。
2、结构调整。逐步增加商品木浆和废纸浆比重,进一步优化原料结构,到2011年将木浆比重提高到50%;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到2011年全市造纸企业平均规模达到10万吨/年;压缩低档纸及纸板产量,到2011年中高档产品的比重达到80%。
3、节能降耗。到2011年,全市造纸行业机制纸和浆综合能耗为700-800kg标煤/吨,比2008年下降15%左右。工业重复用水率达到80%以上,浆纸达到国家标准《造纸产品取水定额》A级水平。
4、治污减排。到2011年,全市造纸废水排放总量和污染物COD排放总量分别比2008年下降20%和18.36%,逐步建立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的造纸产业发展新模式。
5、经济效益。到2011年造纸包装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0亿元,对工业的GDP贡献率达16%左右,实现利税6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8家,其中过100亿元的1家,过50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8家。
三、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加快促进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档产品、名牌产品和市场急需及替代进口的短缺产品,保留生产市场需要的中档产品;鼓励企业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强联合,推动重点企业实现大型化和生产现代化,培育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高档纸品,研究开发低定量、功能化纸及纸板新产品;重点开发低定量纸及纸板、涂布箱板纸、液体包装纸板、食用包装专用纸等产品;着重加强重点领域特种用纸的研究与开发,积极研发信息用纸、国防及通讯特种用纸、农业及医疗特种用纸等产品,努力把潍坊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造纸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