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确保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改善农村的公共设施条件。按照“靠城、沿路、近水”的原则,推进农村居民向卫星镇、工业园区毗邻镇、建制镇集中,并建设一批大村庄,尽快完善集中居住区的水、电、路、气、通讯、商贸、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有序推动农村民居适度集中。采取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形式,重点实施“七大工程”。(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扬黄供水等方式,5年内解决全区农村16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78%。(二)“塞上农民新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5年内对75%的村庄进行整治,将川区土坯房全部淘汰,将山区居住在危窑的农民全部搬迁出来。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三)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种农村清洁能源,争取沼气入户率达到30%,山区太阳能入户率达到50%,基本普及节能灶炕。(四)农民初级卫生保健工程。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健全村卫生室,巩固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五)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工程。按照“一站多用、一网多用”的原则,全区普遍健全乡镇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六)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总公司发展农村连锁超市,切实激活农村消费,解决农村流通问题。力争新增1000家农村连锁超市,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都有标准“农家店”的目标。(七)农村环境保护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5年内使全区60%的村庄达到综合整治试点示范标准。
第九节 实施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
有序推进农村人口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乡村能人创业。继续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积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形成有利于农村人口合理、有序转移的机制。积极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引导更多农民从事非农产业,进城打工、经商、定居。继续加强劳务输出,全面提升劳务产业发展水平。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引导返乡回流的高素质、技能型农民创业。全面推行大学生村官、农村指导员制度。引导各类企业到农村创业,带动并扩大农村就业。
第十节 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继续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农垦集团化、产业化、股份化改革,整合区域资源,推行场企分离,理顺内部体制,构建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继续实行对农民的各项直接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方式,加大补贴力度。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覆盖自治区、市、县三级的水权分配体系和配水、用水定额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类微型金融服务。允许农村小型金融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加快农村担保体系建设。
专栏1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重点工程
◆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中宁、惠农、农垦等枸杞种植70万亩,西吉、原州等马铃薯400万亩,青铜峡、永宁、红寺堡等葡萄40万亩,灵武、同心、中宁等红枣140万亩,红寺堡、中卫等高酸苹果100万亩,南部山区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留床面积800万亩。
◆百万亩设施农业项目:发展设施农业100万亩以上,其中引黄灌区50万亩,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50万亩,以及建设现代化育苗中心等。
◆宁夏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争取列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规划。通过实施灌区中低产田改造、扩大引扬黄灌溉面积和库井灌区面积等,力争全区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青铜峡灌区加快实施唐西干渠及汉惠干渠合并改造工程及干支渠砌护等,沙坡头灌区加快实施沙坡头南北干渠及灌区改造,固海灌区改造5处大型扬水工程。
◆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扩大固海、红寺堡、固海扩灌、盐环定四大扬水工程供水范围,在干旱带建设43片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发展节水补灌面积115万亩。
◆中部干旱带集雨补灌一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建设项目:建设集雨补灌、覆膜、坐水点种等旱作节水农业100万亩。
◆种养良种工程:1.种植良种工程:建设马铃薯种薯快繁、蔬菜育苗、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种子质量认证与检测中心等。2.养殖良种工程:重点建设良种奶牛、良种肉羊、良种肉牛、良种家禽等工程。
◆动植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引黄灌区各县(市、区)水产养殖疫病防治与监测体系,建成以县(市、区)为主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治和控制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区级、县 (市、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等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
◆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以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圈为重点的农村户用沼气,新增户用沼气30万户;建设太阳灶30万台。
◆塞上农民新居工程:重点对引黄灌区村庄进行整治,使75%以上的村庄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美观大方、特色鲜明。使50%以上农宅达到适用、安全、舒适、美观要求。
◆危房危窑改造二期工程:分期分批对困难群众因地震、洪水、暴雨、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倒塌房屋进行重建,对危旧窑洞、住房进行改造。改造15.7万户。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实施退耕区基本口粮田建设、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工程,发展农村能源、后续产业,开展农民培训、补植补造,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
◆库井灌区节水改造:发展南部山区库井灌区节水改造25万亩。
◆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建设42个移民安置区,开发土地35万亩,搬迁520个自然村,移民4.6万户20万人。
◆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解决盐池县4镇3乡 15.77万人、9300头大家畜和34.76万只羊的饮水问题,灌溉已开发的14.62万亩土地。
◆固扩十一泵站以后人畜饮水及高效节水农业灌溉工程:新增高效灌溉面积12.04万亩,解决 12.3万人的饮水安全。
◆固原东山坡引水二期工程:引水渠线全长 13.65公里,截引点7处,截引支线16.45公里,新增年引水量1218万立方米。
◆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引水线路总长77.2公里,水库3座,截引点7处,隧洞8座,压力管道40.8公里,引水量6000万立方米。
◆农村饮水安全:解决全区农村166.5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集中供水工程216处,泉水改造工程270处,砼集雨场10000处。
◆农村公路: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3300公里,实现100%的行政村通等级公路,85%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
◆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区、市 (县)、乡、村四级计划生育服务网,县级计生服务站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为乡、村服务站配备必要的设备。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农村连锁超市,新增 1000家农村连锁超市,达到行政村村村都有标准“农家店”。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拓展“三电合一”、“三农”呼叫中心、“三网融合”等农村综合信息网站的服务功能,健全县、乡、村的农产品及涉农物资信息平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及农村远程医疗平台、农民务工信息和培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