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立知识产权预警与维权援助机制。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建设专利分析数据库,制定专利预警指标体系,定期发布重点技术领域、行业知识产权发展态势报告和商标保护报告,对可能发生的知识产权侵权提出预警,及时控制和组织应对。建立健全维权援助工作机制,帮助市场主体依法应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对维权确有困难的知识产权权利人给予法律援助和经费补助。加强对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及规则的研究,建立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协同运作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重点对中小企业和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给予援助。鼓励企业、行业和地区建立知识产权维权联盟,形成多元化的维权援助机制。
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1.加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加强各级政府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与工作机制建设,有效发挥统筹规划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的作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立知识产权统计指标体系,定期发布知识产权发展指数,加强对区域知识产权工作的考核评价,促进区域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管理,建立中介机构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等诚信管理制度,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2.加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程,引导企业全面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管理。加强服务外包企业在业务流程、网络传输以及人员变动等环节的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保护。制定外贸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促进外贸企业加强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引导和推动重点外贸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合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强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推进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
3.加强对经济科技及文化等活动的知识产权管理。强化知识产权在经济、科技、文化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对各级政府投资或支持的重大技术和装备引进、技术改造等项目实施知识产权审议,防范和降低知识产权风险;对涉及国家利益并具有重要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并购、改制、合资以及技术出口等活动,进行相关知识产权监督,避免知识产权流失和危害国家安全。建立重大科技项目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对重大科技研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知识产权检索、分析和论证,以知识产权获取和保护为重点开展全程跟踪服务,避免无效研究和侵权。加强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协调衔接,保障公众在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活动中依法合理使用创新成果和信息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