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发展秋红苕。
利用低海拔沟坝河谷地区7~10月份丰富的温光资源,因地制宜大种秋红苕,是增加粮食产量、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抗灾夺丰收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利用大春作物收获后至小春播种前的空闲地增种一季秋红苕,生长期70~100天,亩产鲜苕500~1250公斤,苕藤600~1000公斤,时间短、见效快、投资少、效果好。今年力争完成12万亩,总产2万吨以上。
(六)适当扩大秋季菜。
秋冬季节光热资源充足是我州的优势所在,适宜种植芫根、萝卜和叶菜类作物,要充分利用反季节优势生产9、10月份上市的优质蔬菜占领市场。
三、落实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各县市要充分认识种好晚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抓紧抓好落实。要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对晚秋生产的认识,增强多种、种好晚秋作物的自觉性,做到发动有声势、工作有安排、面积有保证、措施有保障。
(二)稳定面积,突出重点。
各县市要根据区域特点、前作茬口和市场需求,认真做好优势区域规划,选择好作物种类,认真落实种植面积。在光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好地一定要种晚秋,充分利用早玉米、早洋芋收获后的空闲地和烤烟后茬、水毁地、果桑园的空隙地等发展晚秋,稳定种植面积。要突出重点,以增收为主线,优化晚秋作物结构。秋荞、秋洋芋、秋豌豆等作物市场前景好,价格优势强,有营销大户和龙头企业收购,是农民种植晚秋增收的重点,各县市要作为主攻目标来抓。
(三)依靠科技,主攻单产。
1.推广优良品种。
秋荞重点推广“川荞1号”、“川荞2号”、“西荞1号”、“西荞2号”、“西荞3号”等抗寒力强、结籽早、产量高的苦荞品种。二半山以下及沟坝河谷地区,选用分枝多、结籽集中、结实率高的甜荞品种。种子要精选,晒种,提高发芽率。
秋豌豆要推广“中豌4号”、“中豌6号”等早熟、粒大、高产的品种。要加强种子管理,规范种子市场,杜绝伪劣种子。
秋洋芋要推广脱毒“米拉”、“凉薯30”、“会-2”、“HP2”、“大西洋”等抗晚疫病、青枯病能力强,耐病性好、休眠期短、结薯早、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种薯要在播种前采取有效方法打破休眠,带芽下种,保证种后及时出苗。
秋红苕要继续开发“紫甘薯”(黑红薯)等保健专用薯,大力推广“南薯99”、“川薯101”、“川薯383”、“川薯294”、“绵薯6号”等产量高、品质好的良种,力争藤薯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