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构建设

  按照《国家方案》要求,参照国家模式,整合我市已成立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立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及相关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领导小组将研究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问题。市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市级有关部门及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本方案各项工作。建立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专家库,负责全市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和规划研究,相关政策措施建议,重大事项和项目咨询,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

  二、围绕重点领域,策划实施重大项目

  按照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要求,统筹相关领域重点工程,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能力建设及清洁发展机制5个方面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领域实施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重点节能、循环经济及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农业、重大林业等重点工程。二是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实施农业灌区续建配套、节水灌溉示范、小型农田水利、中低产田盐碱及灾害治理、雨水集蓄利用、森林资源管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林业监测预警及有害生物防治、次级河流治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三是根据《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四是在人力资源开发、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转让与合作、提高公众意识、信息化等方面开展能力建设,近期重点开展温室气体削减规划制定、低碳发展研究及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指标体系建设。五是在以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加碳汇以及回收利用甲烷和煤层气等重点领域策划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紧建立全市“十一五”应对气候变化重大项目库,落实协调管理措施,滚动推进项目实施。

  三、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展融资渠道,落实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建设资金。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公益性项目、科技创新及研发和基础平台建设投入,纳入本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对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给予用地、能源供应、设备折旧、税收等实行政策优惠。按照“谁排放、谁控制”的原则,企业要筹集落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资金。发挥市场机制,鼓励专业化公司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促进产业化发展。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衔接汇报,多渠道争取国家支持。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融资模式,探索建立基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级的碳指标交易权质押制度,畅通商业贷款渠道。

  四、实施科技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办公室要加强对全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专家委员会建设,鼓励和引导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综合交叉研究,搞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攻关。发挥政府作为气候变化科技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争取国家和国际社会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气候变化研究开发基地。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科学数据平台建设,构筑技术支撑平台,尽快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结合我市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大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各类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大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建立人才激励与竞争的长效机制,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气候变化科研团队,形成一支既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又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的气候变化科技人才队伍。

  五、开展对外合作,促进技术经济交流

  按照市委、市政府扩大开放的战略部署,以技术资金引进和能力建设为重点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合作。大力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提高企业技术水平,获取经济效益。依托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与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建立的基础平台及其他对外渠道,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合作,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举办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应对气候变化论坛和学术研讨会,提升城市形象。

  六、鼓励公众参与,提高社会意识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提高公众意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加强在职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全市各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者的节能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意识,逐步建立具有较高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的干部队伍。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公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意识,倡导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全市各类教育工作中纳入气候变化变化普及教育的内容,抓好应对气候变化素质教育。举办针对不同对象的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和研讨活动,重点策划举办和组织企业参加清洁发展机制专题培训活动。开设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公众信息网,使之成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有效平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