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出了艰巨挑战。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随着三峡工程逐步实现175米蓄水,生态环境保护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研究表明,在现状排污条件下,当上游来水为Ⅲ类水、水库蓄水末期(10月初)时,我市主城区的28个“两江”水源将处于极高水质风险级别;三峡库区支流回水区的现有12个集镇饮用水水源地中,有10个将受富营养化的影响,严重危及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同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种结构单一,生态系统功能日趋退化。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地退化和石漠化趋势明显。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和改善库区水环境质量,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是全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面临的艰巨挑战。
(五)对应对气候变化科技能力建设提出了现实挑战。
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才起步,在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影响评估等能力建设方面存有诸多不足。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由于尚未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科技创新不够,缺乏技术开发的经验和人才,还不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需要。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研发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科技支撑,是全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能力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
第三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中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为重点,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加快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科学保障。
二、原则
(一)按照科学发展要求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需要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全市经济社会要实现“加快、率先”发展,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有机协调。重庆市将继续在科学发展框架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的原则。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二者有机结合,密不可分。我市将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依托科技进步和创新,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在农业、林业和水资源等领域加快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应对气候变化与其他相关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到经济社会的许多领域,只有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继续把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政策措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四)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全面实施《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纲要》,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五)扩大开放与加强合作的原则。
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加强对外合作有助于提高我市应对气候变化水平。我市正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扩大开放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若干意见》的战略选择,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合作是我市扩大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推进在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三、近期工作目标
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逐步健全。“十一五”期间,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到2010年,全市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主要耗能产品能耗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为1.13吨,比2005年降低20%;通过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含水电)发电在电力总装机容量中的比重从2005年的35%提高到40%以上。在水稻种植、动物养殖等农业领域采取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到2010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000万亩/年,新建农户家用沼气池40万座,大中型养殖场沼气池20万座,努力控制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增长速度。通过实施森林工程,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6%,相应增加碳汇数量。采取上述措施,到2010年,全市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努力控制在2吨以内,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4吨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