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合肥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总目标,紧紧抓住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公共安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以引进和培育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共安全产业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积极推动公共安全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努力把合肥打造成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公共安全产业领域的主导作用,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市场保证、政策与制度供给等来推动公共安全产业化。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面向市场开展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能力,推动我市公共安全产业向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加强规划、投资、财税、人才、政策等引导,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有发展前景的公共安全技术(产品),力争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加强生产能力建设,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公共安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原则。抓住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大调整、产品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高新技术的引进合作,突出产业特色,围绕公共安全产业关键技术和重点项目,实施产业链招商。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把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催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实体和产业集群。
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原则。通过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建设一批公共安全产业聚集的特色产业基地。在公共安全产业化中,充分体现企业和市场的创新需求,以产业化和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目标,产学研紧密结合,研究、开发、产业化统筹安排。高度重视公共安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尤其要注重引进企业家人才,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
(三)主要目标。
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努力,到2012年,公共安全产业实现产值400亿元,力争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年均增长38%以上。在公共安全产业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公共安全产品品牌,部分产品的技术性能、工艺装备和质量水平达到同期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到2017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力争达到1200亿元,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公共安全企业,全面建成全国重要的公共安全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