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2)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着力发展以工业“三废”资源的大宗利用为重点,积极发展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硼泥等废弃资源为原料,生产新型建筑墙体材料。鼓励冶金、石化、建材等重点企业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加强废水循环利用。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和使用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系统,对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减少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量,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60%以上,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75%。力争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7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5%。
  (3)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依靠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提高资源规模化开发和集约化利用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整治和关闭开采条件不具备的小矿山、井,提高矿产资源的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鼓励开展对共伴生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和科学处置。到2010年,全省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15年,全省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
  (4)扩大废弃物资回收和再利用。建立并完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和网络建设,重点抓好废旧家电、废旧汽车、电子产品和各种废弃物资回收及综合利用,积极引导支持回收和利用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实施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集中处理。
  5、加强农牧业管理,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科学饲养和管理。大力推进实施生物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积极选配选育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采用科学灌溉技术,努力降低稻田甲烷排放强度。到2010年,建设一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力争重点地区实现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较现状水平减少20%,到2015年再减少20%。研究开发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降低畜产品的甲烷排放强度。加强动物畜禽粪便的科学管理和综合利用,努力减少养殖场和堆肥的氧化亚氮排放。通过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绿色农业,扩大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规模,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大力发展农村清洁工程,以自然村为单元,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向肥料、燃料、饲料的资源转化,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适应气候变暖的现代农业模式。
  6、加强林业管理,增加碳汇
  加强森林的保护与建设,重点抓好生态保护,封山育林,促进生态公益林的恢复,增强生态功能。加强对天然林和公益林的管保力度,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提高功能。
  (1)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严格执行禁止天然林(公益林)商业性采伐政策。辽东地区通过生态疏伐、补植、适当抚育等措施,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辽西地区要加强对乡土树种的研究开发,以封禁管护为主,实行更加严格的保护性措施。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重点抓好平原绿化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到2010年封育管护公益林面积实现100万公顷,中幼龄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面积达到53.3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7%,增加活立木蓄积量2200万立方米,增加碳汇约4000万吨二氧化碳。力争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8%,增加活立木蓄积量1200万立方米,增加碳汇约2100万吨二氧化碳。
  (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辽西北地区为重点开展退耕还林工程,集中治理科尔沁沙地南缘严重沙化耕地以及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沙化、坡耕地。到2010年,实现荒山(沙荒)造林20万公顷。
  (3)“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切实保护现有林草植被,大力植树种草。沈阳、铁岭、阜新、朝阳等地区在原有工程成果的基础上,培育以人工森林植被群落为主体的多林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三北”防护林体系。2010年实现人工造林10万公顷。
  (4)建立地面观测和卫星遥感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立体监测系统和碳收支评估系统。在辽东、辽西和辽南关键生态恢复区建立3个综合生态气象观测台站,开展生态恢复对水资源、农业发展、荒漠化防治和大气环境的影响监测。建立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过程模型,对生态恢复固碳能力进行评价等。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主要任务
  1、农业
  (1)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化区划,针对未来气候变暖导致本省农业气候带北移的趋势,改进作物、品种布局,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在辽西丘陵区重点推广旱作节水农业。在辽南部地区积极引进冬小麦、红富士苹果等优良品种。在辽河冲积平原的盐渍土区,推广旱作植物,有计划地连片种植水稻。在滨海盐渍土区,建立水田灌区,栽培芦苇,养殖水产等。在辽东山区要做好热量资源普查,发展中草药、山野菜、食用菌、柞蚕、林蛙等林下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适应气候变暖的农业适用技术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力争在抗御逆境、发展设施农业和精准农牧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到2010年,新发展设施农业240万亩,全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00万亩。到202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气候对农业影响评估模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