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工作。把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作为打造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品牌的重要手段,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推进“三品”产业的发展。一是突出重点区域,优先做好20个特色种植区的产品认证;二是突出重点企业,引导龙头加工企业、知名品牌企业、出口创汇企业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三是突出重点产品,以蔬菜、鲜食玉米、“三辣”、山野菜、杂粮杂豆、瓜果等为重点,抓好“三品”培育和认证;四是突出标准化生产,根据“三品”要求,制定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标准,组织农户和加工企业按标准化进行生产,提高产品品位和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充分发挥产品文化效应。采取产品“包装”与产品宣传相结合的品牌战略,让一家一户的产品与整体声誉优势共享,进行分散生产,集中宣传,提高产品整体品位。
(三)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加工企业
对上海高榕、福建超大、吉林富绅等以特色经济作物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迅速壮大规模,提高带动能力。依据现有的特色经济作物产品资源广泛联姻,寻求合作伙伴,实施特色经济作物产品域内加工与域外加工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园艺产品精深加工搞好项目包装,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提高特色经济作物产品深加工能力。要发挥作坊式分散加工的补充作用,把小宗特色经济作物产品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检测、统一进入市场。
(四)抓好特色经济作物产品市场开发建设
1.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集中建设产地批发市场,搞活特色经济作物产品的市场流通。农安“三辣”批发市场、德惠布海和菜园子瓜菜批发市场、九台上河湾芸豆批发市场、波泥河苗木花卉批发市场等已初具规模的产地批发市场,要搞好配套建设,规范市场管理,扩大辐射半径。
2.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作用,对土壤、水质、生产环境等进行综合测评,在各生产环节中搞好跟踪监测,向生产者提供科学依据。逐步建立完善市场质量检测体系和信息交流共享体系,增加必要的质量安全检测设施设备,配备快速检测仪器及专业检测技术人员,切实有效地开展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3.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市场主体。把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提高特色经济作物产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手段,依托龙头企业、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园区、专业批发市场、生产基地、农村经纪人,组建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壮大一批产品特色鲜明、带动面广、市场竞争力强、运行机制健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带动特色经济作物产业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路子。要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保证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健康发展。要发展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农产品购销组织,通过合作与联合,逐步发展成为上规模、上层次的流通中介服务组织。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