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保健食品(由市卫生局牵头,会同市质监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等部门落实)。
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查处违规生产经营保健品和伪造、冒用保健品标签标识的行为。严查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整治夸大宣传保健食品功能疗效的行为。
进度安排:2009年,制定清理整顿保健食品工作方案,启动专项整顿。2010年,完成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专项整治和保健食品标签标识专项检查工作,开展全市保健食品整顿工作效果评估。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责任体系。地方政府负总责,职能部门共建监管网络,共享监管资源。企业要加快建立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机构改革期间,各职能部门继续履行原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职责。改革完成后,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做好职能调整和工作交接,确保各环节监管的无缝衔接。
(二)加强检验检测。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特别是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测,增加检验检测频次,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规范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结果发布。完善检验检测手段,重点提高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技术仲裁能力。加强对国家食品安全新标准的跟踪,强化宣传培训和督促检查。建立覆盖市、县、乡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报送和管理。严格资质审查,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管理,提高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水平。合理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实现检验检测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验检测。
(三)强化联合执法。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执法衔接,开展联合监督抽查,相互通报情况,提高监管效率。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各项监管制度,加大对重点食品、重点环节和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责令企业召回。改进监督抽检手段,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追踪溯源、排查举报线索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四)加强行业自律。企业要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提高检验检测能力,落实食品检验合格出厂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食品行业协会要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按照国家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诚信体系评价标准,选择若干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完善相关规范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