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按照人事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关于农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97号)及人事制度改革有关规定科学设置岗位,农业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不低于80%。原则上每个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设站长岗位1名,其余岗位按编制规定配备,人员一律实行竞聘上岗。原片区站工作人员参加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岗位竞聘,未被聘用人员由当地政府妥善安置。
五、创新服务方式
创新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推动基础性技术服务、集成性技术推广和重大技术试验示范等推广活动的有效开展。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通过包村联户,建立起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入户机制。收集分析需求信息,确定服务项目,积极开展上门定向服务,建立科技人员直接联系、科技成果直接推广、生产技术直接指导的服务机制。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合作,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利用示范基地(户)、科技下乡、科技流动服务车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示、示范和推广活动。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化、信息化远程服务。实施县、镇(乡)、村(社区)三级联通的呼叫服务,开通农技服务热线、专家服务热线、手机短信和网络服务。
六、强化培训教育
建立和完善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每年累计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应不少于15天,其中公共科目不少于20学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情况将作为续聘、考核、晋职、职(执)业资格注册的重要依据。
七、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各项运行管理制度,促进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运转高效、服务优良、管理规范,探索以质定酬的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工作绩效等确定工资报酬,注重调动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工作积极性。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基础设施和必要的办公设备由市、区(市)县两级政府投资建设,其固定资产产权归区(市)县级政府所有,由区(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代管,无偿提供给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用于办公和开展农技服务,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变卖、出租、抵押政府无偿提供使用的基础设施和办公设备,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