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9.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确定各类学校办学定位。省教育厅将围绕国家、省上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需要,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布局。 “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应主要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突出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就业导向、为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10. 科学规划学科布局,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反映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高校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省教育厅将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研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探索建立职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指导学校建立与就业状况挂钩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预警机制,动态把握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主动地贴近社会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高校要与社会各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开展市场调研,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规律性研究,对就业状况不好的专业要客观分析,区别情况予以减招、停招、转并。
11. 定期开展高校就业工作评估和督查工作。定期对高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状况,就业指导“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毕业生就业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落实就业状况与高校发展相关工作适度挂钩的制度,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作为学校发展规模、质量评估、经费投入、专业设置和班子考核等的重要依据。
12. 加强实习实践环节,着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高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实践教学要求、就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专业方向,认真做好教学实习基地的总体规划和发展布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等共建与合作,建立稳定的、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时都能参加实践活动,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要建立高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加大高职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确保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使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都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课及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