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环境保护“十一五”及近期工作规划的通知

  1.环境质量指标
  大气环境
  --市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接近国家三级标准,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280天/年左右。
  水环境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在100%。
  --黄河兰州段地表水按功能区达标,其中,新城桥断面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其它断面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
  声环境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小于60分贝。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小于70分贝。
  2.污染减排指标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8万吨以内。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467万吨以内
  --烟粉尘排放总量控制在4万吨以内
  3.污染防治指标
  --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
  --城市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75%。
  --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9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
  --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4.环境管理能力指标
  --监察、监测能力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
  --和加密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
  --建成黄河流域兰州段出入境断面和甘青省界湟水河入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网络。
  --建成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
  --初步建成市级环境信息网络和应急响应系统。
  --重点污染源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自动在线监控率达到100%。
  四、“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大气污染防治
  1.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布局,充分利用环境空气容量。按照兰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定位,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布局,形成“西重东轻”的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周边的可利用环境空气容量,逐步实施中部老城区内污染较重且布局不合理的污染企业搬迁、置换;考虑兰州市区冬季易形成逆温层静风频率高的实际,充分利用城市西北部环境空气容量大的特点,鼓励工业企业跨出河谷盆地向北发展,缓解老城区环境压力。在条件成熟时,分阶段调整位于中心城区主导风向上存在钢铁、有色、水泥和化工等重污染企业的不合理布局。在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主导风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在主导风向上建设高层建筑形成“风障”而降低空气扩散能力,影响环境质量。
  2.调整工业结构,控制大气污染。逐步调整城市热电厂主业发展方向,由以发电为主、供热为辅,逐步调整为以供热为主、调峰电厂为辅;城区逆温层主要控制范围内限制冶金工业发展规模,严格控制新建炼焦生产线,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各种污染物排放治理,削减排放量;水泥工业发展应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上大改小”的产业政策,禁止新上立窑水泥项目;对石化工业进行调整和重组,加快发展西固石化城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3.推进热电联产工程,扩大集中联片供热。加快城市供热热源建设。一是在兰州市东西两端以大带小改扩建现有两座热电厂。兰州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2×300MW热电机组,取代5-8#机组,确保兰州市西热东输管网工程960万平方米的热负荷需求。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2×300MW热电机组,取代现有机组,在满足二热管网现有供热面积的前提下,再向兰州市东城区管网工程提供47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的热负荷。二是在兰州市中部地带新建一座热电厂。范家坪热电厂建设2×300MW热电机组,可新增供热面积1200万平方米,同时完善城市供热管网配套。三是积极推进兰州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西热东输工程建设,建设供热管网141.12公里,热力站108座,中继泵1座。四是全面实施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管网的东扩北展,建设供热管网97公里,热力站112座。
  扩大集中联片供热。对锅炉单台容量在20吨/时以上,供热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吨位锅炉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锅炉,建设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一是新建八里窑尖峰热源工程,安装功率58MW锅炉3台,建设供热管网8公里。二是新建盐场地区大型热源工程,安装功率116MW锅炉3台,满足盐场地区供热需求。三是新建雁滩高新区调峰热源工程,安装100吨/时的热水锅炉2-4台,20吨/时的蒸汽锅炉1-2台,建设供热管网15公里,解决雁滩高新区供热10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锅炉单台容量在10吨/时以下的小吨位零星、分散锅炉采用型煤锅炉,实行联片锅炉房联片供热,改造、关闭、拆除一批小锅炉,巩固和提高清洁空气工程的效果。
  4.推广清洁能源,控制燃煤污染。协调涩宁兰天然气二期工程扩建和涩宁天然气复线工程建设,加快燃气管网配套建设,完成天然气外围高压管网及站场建设,扩大天然气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天然气管网覆盖至红古区和榆中县局部地区,在天然气主干线未覆盖的区域,以液化天然气进行区域供气。2010年天然气最大可供能力达到250万立方米,使燃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比例逐步上升,煤炭消耗占能源消耗的比重逐步下降。积极开发地热能,利用地热能进行建筑采暖、制冷,大力发展太阳能一体化工程建设。结合城中村改造,逐步消除城中村20万个小煤炉的污染;逐步规范街头烧烤、餐饮业的燃料结构。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