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具体方案
(一)调查对象
被评为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传承人和当地影响较大的民间艺人(名单详见附件一)。
(二)调查类别和项目
调查类别: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
主要项目:江南丝竹、浙派古琴艺术、越剧、杭剧、小热昏、杭州评词、武林调、杭州摊簧、金石篆刻、王星记扇、杭绣、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杭罗织造技艺、杭州铜雕工艺、杭州金银饰艺、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张同泰道地药材、方回春堂传统膏方制作技艺、楼塔细十番、翻九楼、余杭滚灯、西兴竹编灯笼、杭州雕版印刷术、朱三与刘二姐长篇叙事民歌、鼓亭锣鼓、竹纸制作技艺、淳安竹马、草龙、淳安三脚戏、里商仁灯、八都麻绣工艺、桐庐剪纸、昌化鸡血石雕等 “非遗”保护项目的重要传承人。
(三)调查形式
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融采访、摄影、摄像于一体,忠实地记录传承人的技艺特点、技艺发展的脉络和现状,传承情况、生存状况以及传承环境,力求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传承人的技艺特点和生存状况(传承人基本信息表格式见附件二)。
(四)工作原则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下互动,积极参与的原则,由市群艺馆、市非遗保护中心牵头,依靠各县(市)区文化馆、非保中心及有关传承人单位的力量,形成各课题小组,责任到人,力求保质保量地完成调研任务。
(五)操作程序
2009年7月底发出调研通知及相关附件,做好前期的组织发动工作。
8月初召开一次调研课题的协调会,各有关单位认领调研课题,确定项目责任人,无人认领的课题均由市群艺馆和非保中心执行。(课题认领表见附件三)
9月中旬,各县(市)区上交一个项目传承人的调研提纲,杭州市对各课题组成员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培训。
10月底前完成口述史调查材料初稿及相关图片、录像资料的采集,并形成影像的光盘及文字的电子稿。
11月初,所有文稿按门类请专家评审,并提出反馈意见,调查者对材料进行必要修改和补充。
12月底前,完成文稿及声像资料的编辑整理工作,形成书稿。
(六)其它事项
1.杭州市非遗传承人生存状态调查行文统一格式,必须依照附件所要求的规范格式,采集整理成完整的材料。(采访内容及注意事项详见附件四)
2.颁发组织工作奖及个人调研课题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