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

  (一)血液透析管路脱落
  接管松脱会发生血液透析管路脱落,引起失血甚至发生休克。较易发生松脱的地方是管路接头处。固定管路时,应留有给病人活动的余地。
  (二)空气栓塞
  1.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2.处理原则:一旦发生空气栓塞,应按空气栓塞抢救流程进行抢救,必要时进行高压氧治疗。
  (三)透析膜破裂
  1.处理原则:透析膜一旦破裂导致透析器漏血,需立即更换新透析器。
  2.预防措施:严格遵守透析器加压试验常规操作,密切注意透析管道通畅度,常可防止或降低透析中透析膜破裂的发生率。使用全自动机器复用。
  (四)管道或透析器内凝血
  1.病人低血压时间过长、血流缓慢或肝素化不足时,静脉端驱气器中纤维素析出,渐渐发生血液凝固。有时凝血起因于动静脉瘘的阻塞等。
  2.处理原则:发生凝血后要仔细分析原因,如遇到有高凝倾向的病人,要去除其诱因,增加肝素用量。

第十一章 透析病人健康状况评价及推荐标准



  为保证病人获得充分透析,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应常规进行生化和特殊检查,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和透析情况。做好饮食指导,加强营养,改善贫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贫血患者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尽量不输血或少输血,最大限度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提供适宜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工作。
  一、监测指标及频率
  (一)每3个月测定血常规、血尿素氮、肌酐、钠、钾、钙、磷、血糖、血清白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有条件单位可测定病人的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iPTH,并对病人进行透析充分性的评估。
  (二)每6个月测定1次经血传播疾病标志物,并进行1次常规胸片检查。
  (三)透析治疗过程中病情有特殊变化时应随时进行相关检查。
  二、血透室病人透析质量考核标准
  (一)纠正贫血。
  (二)保证良好的营养状态。
  (三)保证透析充分性。

第十二章 血液透析室(中心)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一、血透室的布局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要求,并配备符合手卫生规范的基本设施。
  二、工作人员进入血透室时应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对患者进行有创诊断和治疗操作时应戴口罩及工作帽,必要时戴手套。对不同患者进行操作,必须更换手套。
  三、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相关感染的发生。
  四、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五、新病人首次透析前,常规检查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抗体。对于HbsAg、HbsAb及HBcAb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 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每半年进行一次上述经血传播疾病标志物复查,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可每年进行上述感染指标的复查。急诊透析病人没有上述检测结果时,应在透析前留取血标本进行上述监测,使用急诊透析机,透析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透析器和管路须一次性使用。
  六、透析区应划分普通病人治疗区和隔离病人治疗区。感染病人应实施隔离分区或分机透析,所用物品及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七、血透室必须对每一台透析机进行编号,患者使用的透析机最好相对固定,并作好记录。
  八、血透室所有的医疗废水(包括排出的透析液)应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九、医疗废物按要求处理。
  十、透析区应保持空气新鲜,配备空气消毒设备,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地面、台面和物体表面每日下班后湿式打扫,如遇污染随时消毒。
  十一、工作人员应每年检测经血传播疾病的各项指标。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患乙型肝炎或携带HBsAg及丙肝抗体阳性的工作人员应调离血液透析室。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