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坚持“两个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一是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凡是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确定撤销的学校不得纳入工程实施范围。二是将近期的加固改造目标和长远的事业发展目标相结合。通过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在确保校舍安全的基础上为逐步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打下基础。今后,我市新建中小学校舍必须按照校舍安全工程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项目,凡达不到校舍安全工程对学校建筑质量标准要求的,必须作出相应调整。
4.坚持以“两区”为主、综合防灾的原则。重点做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的工程建设,为这些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按照新的抗震设防要求,积极做好其他地区D级危房的拆除和C级校舍的加固改造工作;要在重点做好学校校舍抗震加固的同时,结合对山体滑坡、岩崩、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火灾、雷击等其他灾害的综合防灾避险安全要求,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三、工程实施的主要环节
(一)进行全面排查鉴定。市和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建设、教育、财政、发展改革、房管、公安(消防)、国土资源、水利、地震等部门对各级各类中小学现有校舍(不含在建项目)安全状况进行逐校逐栋排查,按照抗震设防和有关防灾要求,形成对每座建筑物的鉴定报告,建立校舍安全档案。2009年8月20日前完成对全市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舍的排查鉴定,9月1日前根据鉴定报告制定2009年校舍改造计划;9月15日前完成行政区域内全部校舍的排查鉴定工作。
(二)制定工程实施规划和方案。各县(市)、区要根据排查、鉴定结果,结合当地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正在实施的有关专项工程,于2009年10月10日前科学制定校舍安全工作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三)区别情况,分类、分步实施。对通过维修加固可以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校舍,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改造加固;对经鉴定不符合要求、不具备维修加固条件,但又确需重建的校舍,按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重建。当建筑物使用时间超过设计合理使用年限80%以上或结构加固费用占新建同类工程费用70%以上时,宜拆除重建。对严重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校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实行避险迁移;对根据学校布局规划确应废弃的危房校舍可不再改造,但必须确保拆除,不再使用。完善校舍防火、防雷等综合防灾标准,并严格执行。
新建校舍必须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进行建设,校址选择应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规定,并避开有隐患的淤地坝、蓄水池(水库)、尾矿库、储灰库等建筑物下游易致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