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出重点,工作抓得细。一是队伍建设重分类。突出分类指导、抓大扶小、内推外引。确定了100户重点企业和200户潜力企业,全力跟踪、全程服务,重点企业出口对我省外贸的高速增长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确定了开展“万人大培训”,制定了培训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开展外贸培训活动,从10月开始,采用省市联动、部门合作、中介参与、企业自愿等方式在全省共举办各类外贸培训班15期,培训外贸人员1300多人次,培育更多企业开展外贸业务,2008年新增企业出口成为我省的新增长点;大力引进出口型企业,举办了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培训班,利用广交会等平台,组织市州开展企业引进活动,同时加强与浙江四川商会、福建四川商会等、广西四川商会、广东四川商会等的合作,积极引进出口型生产和贸易企业,取得明显成效,引进企业成为我省出口的亮点。二是市场开拓重实效。按照省委省政府“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的部署,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特别是地震以后,加强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取得了明显效果。据统计,全省有600多家企业、2000余人次赴7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省内外开展了市场开拓活动,其中“四川企业欧洲行”、首届中国四川采购商大会、“四川家具中国行”等活动影响广、效果好;与上海、广东、广西等省市建立了对口支持友好关系;与韩国、东盟国家、印度、俄罗斯等我省驻外经商参处建立了联系协作机制;与广西和越南广宁签订了“两国三地”共建贸易通道合作协议,创新市场开拓新方式,推动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优化结构重长远。结合我省“7+3”产业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大力发展机电、高新技术及纺织服装、鞋、家具、农产品等特色产品出口。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和研发力度,培育出口基地,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16个特色出口基地和创新基地,涵盖我省重装、鞋、纺织服装、农产品、化工、汽车等产业,代表性较强、带动作用较大,全年出口超过10亿美元。四是营造环境重服务。进一步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定期收集、整理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出口中的困难和问题,分别就运输、报关、检验检疫、退税、融资等问题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与检验检疫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海关出台了10条措施,为外贸企业提供高效优质快捷的服务,发展合力进一步增强,外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四)市州努力,工作效果好。一是总体趋势好。2008年全省16个市州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7个市州出口增长,其中6个市州出口增幅超过50%;12个市州出口上1亿美元,增加1个;二是精神状态佳。虽然对外贸易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系统上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增添措施,积极应对,扎实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三是做法各具特色。成都:企业孵化、市场开拓、特色产业打造、区县齐抓共促有特色,特别是打造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和实施退税提速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外贸总额突破100亿美元;德阳、绵阳:在受灾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负重自强,内推外联,工贸结合,调整结构,抓大促小,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实现了大灾之后大发展;乐山:抓承接与提升本地产业水平和外贸企业队伍建设相结合,福华、金威利等本地和外来出口型企业支撑作用显现,且呈现巨大发展潜力;南充“跳出本地抓外贸”,大力承接服装、丝绸等外来出口型企业,提升外向产业档次,外贸出口再上新台阶,突破2亿美元;攀枝花、广元、泸州:结合优势产业,突出抓好重点企业,保持外贸的稳定增长;广安、达州、雅安:推动本地企业实现出口保存量,引进企业促增量,实现外贸出口的高速增长;巴中积极发挥外贸专业公司的作用,推动工贸结合、省内与省外结合,确保外贸稳定高速发展。四是奠定了发展基础。2008年,全省外贸实现新突破,不仅是各市州外贸总量的增加,结构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寻求到了更有效的发展方式,为外贸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