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应急响应。
应急指挥部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布置各项应急工作,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一旦启动,市指挥部办公室迅速组织应急处置组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工作,指导梅江区、梅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有序组织实施应急工作。
应急处置组赶赴现场后,及时组织调查污染情况,组织专家会商,分析饮用水安全状况,提出应急措施建议,确定处置方案。报应急指挥部和办公室组织实施。
必要时制定警戒区、设置警示标志;出现严重影响饮水安全等紧急情况时,采取停水,启动备用水源等措施;及时向省环保局报告饮用水源污染情况,争取上级的指示和技术支持;对处理后的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分析。
4.1.3 应急响应终止。
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处置组的建议,决定宣布结束应急期。提出下一步预防及治理方案措施后,由梅江区、梅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应急响应终止条件:
(1)污染事故现场得到控制,污染事故相关危险因素已经消除,无继发可能。
(2)经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等部门检测,证实对环境无潜在污染,对人畜无危害。
(3)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4)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故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4.1.4 作出处理决定。
响应终止后,办公室组织召开事故调查处理会议,根据应急处置组的事故调查报告,提出调查处理意见,报指挥部决定。
4.2 报告
4.2.1 报告程序。
办公室接到发生突发性饮用水源污染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向突发性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的污染和危害程度,向市政府速报,并提出是否向上级政府和环保局报告的建议,经市人民政府认可后向上级政府和环保局报告。
4.2.2 报告时限及形式。
突发性饮用水源污染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确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故起1小时以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情况后立即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后立即上报。
初报和续报可通过电话、传真,必要时应派人直接报告。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