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程质量精品创建工作的重点
(一)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鼓励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积极开展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不断提高企业自身质量控制能力。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对参建单位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检查时,要将检查内容向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效果延伸,督促其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施工企业要强化对项目的管理,项目部要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建立层次分明的责、权、利相结合的质量责任制。同时,施工企业应加强一线操作工人的执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过程质量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二)依靠技术进步。科技进步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强大动力。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针对当前建设项目加快向空间和地下发展的趋势,一方面要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深基坑、地下空间、超高建筑、大跨度结构等高技术风险工程,严格管理程序,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技术服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另一方面结合目前影响工程质量的商品混凝土构件开裂、涂料外墙开裂、建筑节能施工质量不高等问题,组织技术攻关,确保工程使用功能和安全。各地要结合地区实际、企业实际、项目实际,研究和破解制约工程质量进步的瓶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引进一批适用的先进技术和施工设备,对一些影响质量的落后工艺及设备要限期淘汰,对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组织企业申报省、部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以工艺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三)加强舆论宣传和技术指导。实践证明,地方主管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对创优企业和项目的宣传、指导,是营造地区创优氛围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各地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突出宣传企业质量兴业的经营理念,突出宣传企业强烈的创优意识,突出宣传企业打造精品的过程管理,突出宣传企业工艺工法的自主创新。通过宣传提升企业在社会的知名度,通过宣传加速企业质量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化,通过宣传营造一个地区的创优氛围和掀起新一轮的创优热潮。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创优工程的指导。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本地区专业人才优势,结合创优工程实际,有的放矢地为创优企业、创优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其排忧解难,共同打造具有地区质量特色的精品工程。
(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质量精品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项优质工程的产生是建设单位全力支持、设计单位精心设计、监理单位全程参与、施工单位倾心打造、分包单位积极配合的结果,凝聚着工程参建各方主体的智慧。在创优过程中,建设单位要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直接指定工程分包人,并保证所供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符合要求;设计单位要精心设计、敢于技术创新,使设计的作品充分体现艺术价值与功能价值的完美结合;监理单位要参与创优全过程,包括前期策划、亮点打造、难点攻关等工作,要加强过程监控,同时为创优献计献策;施工单位要形成事前精心策划、事中严格控制、事后跟踪改进的创优工作机制,通过过程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分包单位要服从总包的管理,尤其是消防、强电、弱电等分包单位要按照总包的质量目标要求组织施工,保证分包工程质量。要充分调动工程参建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构建“业主支持、监理参与、分包协同、施工主导”的创优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