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促进城乡就业创业均等化。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充分就业工程和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构建劳动者学有所教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村新增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再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面向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
19.促进城乡社会保险均等化。以城乡社会保险一体化为目标,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乡居民医疗需求,逐步完善统筹城乡、保障基本医疗、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力度,2009年实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和待遇水平,采取调节缴费基数的过渡办法,加快实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
20.促进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司法、临时救助等为辅助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救助水平。继续落实和完善分类救济的政策,做好低收入家庭和临时困难救济对象的救助工作。积极推动慈善事业发展,进一步推进慈善捐助超市建设,提供多项服务,完善经营模式。探索完善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办法,适时提高补助水平,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六、推进城乡服务管理一体化
21.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和鼓励本地农村人口有条件、有秩序转为城镇非农业人口。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法,激励和引导外来人员主动提升素质。
22.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探索推行强镇放权改革,将部分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镇区。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规范镇级财政运行机制。着力选好配强农村“两委”领导班子,积极推动村级“两委”交叉任职。加强农村后备干部培养,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公开招聘、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健全村级干部学习培训制度,把村级干部培训纳入市干部培训计划。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农村基层干部报酬制度,健全农村“两委”班子工作实绩考核体系。
23.促进城乡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巩固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明确规定议事内容和议事规则。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完善社会自治功能。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定期、全面、真实地公开村务财务,让农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发挥村民群众、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民主理财小组和农村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健全群众监督、党内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
24.开展和谐城乡建设。建立健全“工作责任落实、社会矛盾大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应急预防预案处理、资金筹集保障、人员培训队伍组建、群众参与监督”的机制和体制,创建城乡“大平安”格局。继续加大镇区综治工作中心和社区综治工作站建设力度,推进警务、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法律调解服务、安全生产、视频和技术防范、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六进社区”,增强社区和村治安防控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探索群众利益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市镇村三级调解服务机构,前移信访关口,完善信访网络,妥善解决矛盾纠纷。构建专业管理相对集中、综合管理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体制。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