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公益性服务。引导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网上采购等现代流通方式,拓宽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充分利用和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产销领域的作用。建立最严格的食品生产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实施从田头、生产车间到市场流通、再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加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投入,完善重大动植物疫情检测、防治、检疫监督系统和疫情报告、预警、应急机制,提高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推进信息兴农工程,加强直接面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14.引导社会资金增加现代农业投入。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农业发展的力度。开展农业小额贷款贴息,切实解决农业融资难的问题,保证农业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的政策性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和农业担保有限公司,为农业提供高效的融资服务。
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15.促进城乡文化教育均等化。创新教育投资体制,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建立多主体投入、多元化办学新机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镇区教育的扶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扶持民办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以创建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为重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综合素质培训,普及农村社区图书室、运动场所、公园等设施,努力丰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公民。
16.促进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不断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统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创新运行管理机制,维护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到2010年,建成全市城乡统筹、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
17.促进城乡住房保障均等化。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制度,逐步形成社会多元化的住房消费格局。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开展全市城乡低保危房改造工作。完善农民集中居住配套政策,逐步将纳入城区和镇中心区规划的农村改为社区居委会,统筹规划建设农民居住小区。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以地换房、以地换地、整合回迁、全新建设等模式集中居住,不断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五、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