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高端服务业。推进深圳证券交易所营运中心、金融中心区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笋岗物流总部园、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进展;推动华侨城欢乐海岸、华润中心二期、中航广场、岗厦河园片区改造等商业项目的建设。实施高端服务业资助计划,支持和吸引日本兴亚损害保险子公司、平安保险新设基金公司、平安利顺国际货币经纪公司、美国欧特克公司公共技术平台软件等项目。推动邮轮游艇服务业发展,引导健康邮轮游艇消费模式,积极推动滨海旅游开发项目,引进蛇口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等项目。
8.基础产业。加快推进海、陆、空、铁综合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完成盐田港区集装箱码头三期扩建、蛇口港区集装箱码头三期扩建以及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等项目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继续推进盐田港区西作业区、大铲湾港区一期扩建以及二、三期和盐田东港区一期工程各项相关工作;尽快完成深圳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和航站区扩建工程;继续推进我市"七横十三纵"高快速路网建设,完善特区外道路网结构;努力按计划完成广深港客运专线和厦深铁路以及穗莞深城际轨道建设,推进港深机场轨道联络线、广东西部沿海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推广能源的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项目,重点建设西气东输二线深港支线及LNG接收站、深圳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深圳迭福LNG接收站、深圳滨海电厂、岭澳核电三期工程、抽水蓄能电站、国家成品油储备深圳油库、输变电工程和新型风电机组等项目。
(二)产业创新工程。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开放互动的创新机制和环境,提高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
1.基础创新能力建设。探索组建深圳产业创新研究院,尽快启动能源、材料、精密仪器、生物医学、自动化等五个研究所建设。加快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推进先进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进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建设,建立基因组科学工程技术体系,构建测序和信息学分析中心、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医学新产业研发中心,不断强化南方手机检测中心功能。推进高新区、大学城片区重点实验室群建设,加快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平台大楼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国内外院校的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进驻。加快南方科技大学建设,支持建设深圳富士康工业工程管理学院、深圳创意设计学院等民办院校。
2.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依托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组建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以高性能计算为支撑,为华南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服务。加快产业集聚基地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全市优势传统产业的平台体系。提升集成电路和软件、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音视频、先进计算、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卫星产业、新材料等领域的工程研发能力,全力推进平板显示、数字音频、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化、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等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深圳。组建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深圳市工业产品检测中心,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测试、校准、认证检验和技术咨询服务。搭建深圳创新资源平台,实现创新信息资源和政务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
3.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建设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在办好生物孵化器、软件园、IC设计基地等专业孵化器的基础上,推进留学生创业孵化器建设,重点研究发展下一代网络与通信、合成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光电器件和材料、存储器件和材料、新兴能源与节能等主要技术领域的新兴产业专业孵化器。加快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工业区生物产业、光明新区光电子产业、招商局科技企业等四大加速器建设。促进软件、数字视听、新型平板显示、化合物半导体、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型储能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产业培育工程。
拓展招商引资来源,促进引资多元化,加强引进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大型跨国公司,鼓励国内和本土企业扎根深圳,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总部企业,提升全市产业层级。
1.产业链关键环节整合计划。加快实施《深圳市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计划》,大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其他环节配套企业的发展。整合各类产业扶持资金,重点支持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加大政府资助力度,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到2015年,在新兴产业领域,形成10-2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全国领先的龙头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中新兴产业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例达到20%以上。
2.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深圳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数字电视试验区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推动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围绕软件和集成电路、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新型元器件、信息安全、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卫星应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减排、海洋产业等14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到2015年,实施120-15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中小企业群成长计划。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服务、人才培养和市场开拓的服务体系,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股票上市,营造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宽松环境,形成全市小、中、大型企业梯度发展格局和协作成长机制。统筹协调全市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共性关键技术服务体系、人才培育体系、融资服务体系和市场开拓服务体系。
(四)产业提升工程。
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名牌发展战略,拓展产业增量空间,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1.信息化建设。以IPv6技术为支撑,建设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网络信息服务能力。开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广计划,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与应用,在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内容、软件与系统集成、信息应用、电信与广电增值服务等领域,培育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新业态,支持腾讯、迅雷、芒果网、网域(中国游戏中心)等一批重量级的领军企业发展和门户网站建设。充分挖掘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监督管理,促进节能减排、控制污染、保护环境。
2.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建设。积极推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和示范园区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投入,整合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量。启动"深圳市知识产权优势提升计划",扶持各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打造知识产权对外运营、合作、交流、宣传、辐射基地,构建知识产权维护援助体系。完善以原创作品为基础的版权产业链,在创意设计、工业设计、软件、数据库、动漫游戏等领域,扶持一批骨干版权企业,培育若干"版权兴业"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