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2009-2011年)的通知
(通政发〔2009〕5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现将《南通市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2009-2011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十日
南通市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
转型升级规划纲要
(2009~2011年)
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工业是为海洋开发、水上交通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我市濒江临海,拥有近430公里的江海岸线(长江干堤岸线166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岸线30多公里、长江洲堤岸线53公里;海岸线206公里,其中可建5万吨以上泊位的自然深水岸线40多公里;目前南通已拥有5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25座),具备发展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良好产业基础。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已将我市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三个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之一。省要求南通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要求,充分利用区位、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配套率的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千亿级”产业板块,实施“三高一大”基地工程,提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能力,力争到2011年将南通打造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概况。
1.产业基地初具规模。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333家,实现造船完工量30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7.1%,约占全省的35%、全国的11%、全球的3%。完成销售收入623.7亿元,同比增长52.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2%,比2007年提高4.6个百分点。已形成船舶生产能力1200万载重吨/年,手持船舶订单3200多万载重吨。
2.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为应对市场竞争,我市积极推动企业转型、产品升级、向产业链高端发展,一批高新技术船舶产品在我市陆续建成交付,如:中远川崎的国内首制1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和30万吨矿砂船(VLOC)、熔盛重工的世界上首艘按共同结构规范(CSR)标准制造的15.6万吨苏伊士型原油轮和国内首创的7.55万吨冰区加强型巴拿马散货船、京华船舶交付的世界上首艘1.2万吨矿砂自卸船等,其中中远川崎自主建造的我国首艘1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顺利交付,使我国成为继韩国、丹麦之后第三个能够自主建造该船型的国家。明德重工在化学品船方面形成特色化、系列化生产,1.1万吨二类化学品船顺利交付,我市吨位最大、配置最先进的2.5万吨二类化学品船开工。此外,在生产技术和效率方面,中远川崎建造工时创国内同类型船建造工时最短新纪录,人均销售额、万美元产值耗电量创国内船舶行业新纪录,生产管理体系为国内首创。
3.支撑体系逐步完善。2008年,我市重点船舶企业加快建设高层次的研发机构,并不断向海外设立全球服务机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江苏造船行业唯一的省级重点研究机构江苏省(熔盛)船舶工程研究设计院在熔盛重工集团成立;继吉宝集团将国内的船舶设计和研发机构移至我市以后,蛟龙重工收购的新加坡海洋工程设计公司也为我市企业增添了研发实力;我市第一个专业从事船舶设计服务的外资公司南通欣通船舶设计有限公司成立;此外,申通机械、亚泰船舶也分别在希腊、新加坡等国设立海外销售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