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展农业装备提升行动。加快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进程,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2008-2011年,市财政每年安排230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扶持20个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和农机安全监理。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农村科技“直通车”工程建设,完善惠州农业信息网、农信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到2011年,全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提高到60%,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
4、开展产业化经营扶持行动。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继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2008-2011年,市财政每年安排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资金600万元,安排奖励资金400万元奖励规模大、发展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带动农户数量多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8-2011年,市财政每年安排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项资金200万元。到2011年,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00家(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家。
5、开展生态环保富民行动。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节能环保,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扶持农村沼气建设,2010年前,每个户用沼气池由市财政补助1300元,县(区)财政补助700元,大中型沼气池由市财政一次性补助3000元。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引进、开发和推广健康养殖、节肥增效、秸秆回田利用等技术,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休闲观光度假农业,促进农业由传统单一功能向现代多功能转变。力争到2011年,全市建成实用沼气池7000个。
(三)着力推进“十项工程”,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求,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实施教育提升工程。2010年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任务。制定规范化的农村学校建设标准,提升农村学校软硬件建设水平,到2011年,80%以上农村学校建成规范化学校。着力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继续实施“两个基本持平”政策,确保教师待遇与当地公务员、农村教师待遇与城镇教师基本相当。
2、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快行政村文化室(含农家书屋)和篮球场、休闲广场等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力争2011年实现村村有文化室(含农家书屋)或文体活动场所目标。确保广播电视村村通,广泛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和文艺演出下乡活动,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保等信息综合服务向农村延伸,尽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