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十大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产业调整振兴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冶金工业发展,根据国家、省有关冶金产业政策,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十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冶金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产品结构有较大改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截至2008年底,规模以上企业有211户,其中,重点钢压延加工6家,炼焦炼铁5家,铁矿及采选21家,有色金属压延加工28家;全市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229万吨、327万吨,有色金属铝压延加工年生产能力50万吨,1300立方米高炉、120吨转炉、150吨LF精炼炉从无到有,高炉长寿、高炉喷煤、高效连铸、连轧等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吨钢综合能耗639千克标煤、水耗3.95吨,居全省同行业先进水平,其中潍坊钢铁集团、山东鲁丽钢铁集团、山东寿光巨能特钢有限公司循环利用达到全国同类钢铁企业的先进水平,全市6家重点冶金企业万元产值耗能同比下降32.2%。
  但是,我市冶金工业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产业集中度不高,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底。我市虽然有21家铁矿及采选企业,但大部分在建未投产,钢企受原材料(铁矿粉)制约较大。有色金属铝压延加工企业单体规模较小,缺少能够跻身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优势企业。全市小钢铁、小铸造厂几乎全部为冲天炉,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还很重,企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问题还有待于改善,调整振兴的任务十分艰巨。当前,国家和省正在实施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大力振兴钢铁产业,我市冶金企业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挑战,加快推进战略性调整,提升整体竞争力,尽快实现冶金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大企业为依托,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实施联合协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尽快形成“专、精、特、新”冶金产品生产格局。
  (二)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结合,减少钢铁长线产品供给能力,增加市场短缺的高附加值产品供给能力。
  2、坚持扶优扶强。支持兼并重组,鼓励强强联合,鼓励上下游产品的战略合作,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竞争力。
  3、坚持优化布局。加速淘汰中心城区和水资源短缺地区钢铁企业的落后生产能力,优化钢铁产业空间布局,创造条件支持钢铁产业重心逐渐向北部沿海地区转移。
  5、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搞好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调整工艺,更新技术,改造装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严格控制炼铁、炼钢能力发展,新增生产能力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不再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到201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亿元,利税27亿元,利润24亿元,全市铁、钢材产量分别控制在550万吨、600万吨水平,高端产品比重达到70%以上;国家明令限期淘汰的小炼铁、小炼钢、小轧材生产能力全部按期淘汰;有色金属铝压延加工生产加工达到60万吨。
  2、联合重组,调整布局。严格控制城区内现有钢铁企业扩大规模,积极引导和支持钢铁企业生产能力向北部沿海地区聚集,推进我市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支持潍钢集团与山钢集团等大企业的联合协作,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理有序开发市内铁矿资源,2011年生产达到200万吨。
  3、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努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技术改造,进一步促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力争到2011年,钢铁主业劳动生产率达到500吨钢/人.年,人均实现产值180万元;建立1个省级技术检测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企业主要生产工艺装备达到国家准入条件。
  4、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到2011年,吨钢综合能耗580千克标煤、吨钢耗新水3吨,全行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100%以上,煤气、炉渣、钢渣的综合利用率达到95%,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部达标,其中重点企业实现废水零排放,煤气、炉渣、钢渣全部回收利用。
  三、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总的要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优化布局为重点推进产业调整振兴,重点开发优质特色线、管材,围绕高线、无缝钢管等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培育壮大新优特钢和专用钢材,大力开发生产优质碳素、合金结构钢、齿轮钢、轴承钢、管坯钢及小批量多规格专用特种钢;适应有色金属铝型材向大型化、扁宽化、薄壁化、高精化、复杂化、多品种、多用途、多功能、高效率、高质量方向发展的趋势,以高速高效可持续为目标,加快铝材加工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和应用。
  (一)全力培植重点钢铁集团。支持潍钢集团发挥现有优势,重点发展钢帘线用线材、优质线材、高强度棒材等产品,成为全省专业棒、线材生产企业,重点支持潍钢总投资6亿元的2020m3高炉建设、总投资4亿元的无缝钢管生产、总投资2亿元年产120万吨球团生产线、总投资3.5亿元的高压鼓风站、总投资1.5亿元的年产80万吨干熄焦和总投资6亿元年产95万吨的焦化生产线等配套项目建设,同时淘汰2座小高炉,逐步将潍坊钢铁集团打造成为装备先进、管理水平高、能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在全省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支持鲁丽钢铁加大管坯钢的开发力度,使之形成规模优势,着力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名牌产品。同时利用其我市唯一螺纹钢生产许可的优势,重点支持鲁丽钢铁发展螺纹钢建筑用钢,规划新投资8亿元,建设年产300万吨的优质螺纹钢项目,使之成为我省专业建筑用钢生产企业,促进建筑钢材升级换代;支持寿光巨能特钢公司,发挥优特钢的生产优势,适应石油、化工、造船、机械制造、汽车等产业的需要,生产合金结构钢、轴承钢、锚链钢、模具钢等产品,重点支持寿光巨能特钢总投资30亿元的100万吨油井管技改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特钢技术改造扩建项目的建设,形成优特钢产品系列,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使寿光巨能特钢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特钢行业前列。
  (二)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优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调整优化结构,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打造品牌优势。支持墨龙机械提升抽油杆、抽油泵、抽油机、潜油电泵、注液泵、油管、套管等主导产品质量,进一步壮大特色优势。支持东方钢管公司、鲁星钢管公司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工艺装备水平,发展焊接钢管、涂塑钢管,石油、化工、煤炭等液质、气态产品输送用管道和结构管、液体管、流体管、液压支柱管、汽车半轴管等主导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支持振兴焦化公司苯加氢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煤焦油深加工项目,扩大产能,使之成为世界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煤焦油深加工企业;支持临朐燃气热力公司积极拓展产业、产品领域,发展城市管道燃气等公共产业。支持临朐华建铝业公司、伟业铝业公司和青岛(高密)兆龙公司等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支持临朐矿兴轻钙有限公司高优质钢用活性灰项目建设。
  (三)搞好四大类钢材产品的开发生产。优特钢。适应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化工、建筑等行业的需求,大力发展合金结构钢、齿轮钢、弹簧钢、轴承钢、模具钢、冷镦钢、不锈钢等产品。优质线材。适应建筑用钢的升级换代,积极采用超细精粒钢、控轧控冷等技术开发Ⅲ级、IV级螺纹钢筋等品种。专用特种钢。重点开发生产优质碳素、合金结构钢、齿轮、轴承钢,管坯钢及小批量多规格的专用特种钢。优质管材。适应石油、化工、高压锅炉、公用设施等行业需求,积极发展高强度、耐腐蚀无缝钢管、焊管、油管、石油套管等产品。
  (四)积极做好三大矿场铁矿石开发利用。针对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较大的不利局面,充分挖掘我市青州庙子铁矿、昌邑郑家坡、昌邑莲花山、东辛庄等大矿场铁矿石开采潜力。重点支持山东黄金集团昌邑矿业公司总投资3亿元的铁矿精选、总投资1.5亿元的莲花山矿区开采、昌邑郑家坡铁矿总投资3亿元的铁矿石开采等项目建设,到2011年铁矿石达到200万吨。
  四、主要措施
  (一)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各级投资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严格市场准入,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按照“优化结构、提升水平、节能减排”的要求,新建、改建项目优先选用国内先进乃至国际水平的先进工艺装备,配套建设余热余压利用、水渣(钢渣)利用等综合利用工程。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新建项目能评,严格控制产品单耗和增加值能耗水平,逐步改善钢铁行业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耗结构。在产业布局上,原则上不再布新点。城区内现有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结合城区改造,尽快实施压产、搬迁、重组,满足环境保护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工艺装备上,现有钢铁企业主要技术装备尽快达到烧结机180平方米、焦化炭化室高度6米、高炉1000立方米、转炉120吨、电炉70吨等准入条件,实现工艺装备的升级换代。
  (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力度,2011年前重点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等落后装备能力。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城市市区内的钢铁企业要结合环保要求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列入淘汰目录的装备,不得进行转让、变卖,金融机构要慎贷,环保部门要加强排污监控,质监部门要加强质量检查。各地、各部门本着“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妥善处理淘汰落后能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大力开拓市场。鼓励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实物质量,加大产品的国际认证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抓住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以及加大交通基础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增加产品市场份额。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搞好对接,积极组织参加重大项目所需的材料、物料、装备的招投标,在生产企业与项目建设之间建立起直接配送协作关系,抢占重点建设项目市场。市内基础设施建设及市内钢铁下游产业要优先使用市内自产钢材。引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四)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鼓励支持重点冶金企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技术研发机构,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加大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度,依靠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广阔的品牌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充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加速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支持企业抓好高效选矿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炼焦煤调湿、干熄焦,烧结烟气脱硫、烧结余热发电,铁水预处理、钢水精炼,蓄热式加热炉、控轧控冷,高炉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及余热利用等关键技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有色金属铝压延加工企业围绕提高产品品质,研制开发新型合金材料和技术以及新型低温形变热处理工艺、压铸工艺。组织筛选和上报符合国家和省要求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引进和推广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加快工艺装备改造,实现能源设备的经济运行和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钢铁企业重点开展以“干熄焦、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和水综合利用、副产煤气综合利用、炉渣钢渣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改造,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继续抓好高炉喷煤、余热回收、煤气发电、钢坯热送、钢渣回收等原料和炉料结构优化工作。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企业围绕节能降耗,开发新型节能熔化炉以及高效喷嘴、长寿命模具以及连铸连挤等技术,把我市冶金企业建设成真正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六)充分发挥行业管理的职能作用。冶金行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我市铁矿石、有色金属、焦煤等矿产资源绝大部分依赖省外、国外,要重视和加强与冶金产业相关联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发展,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行业办公室和行业协会组织好全市铁矿石资源储量、分布、采选和有色冶金等方面的专题调研,指导协调铁矿企业为我市钢铁企业提供生产所需要的、高品位的矿石资源,提高本市铁矿石的自给能力。井工开采的铁矿企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引导企业按标准化组织生产。支持有实力、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加大合作开发矿产资源的力度,通过投资、产权等多种方式,实现钢企、矿企的联合,逐步建立全市矿产资源的保障体系,推动冶金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

  附件一:全市冶金工业技术和装备研发项目表(略)
  附件二:全市冶金工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表(略)
  附件三:全市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表(略)

  潍坊市医药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

  医药是一个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最具发展潜力、充满希望的增长型产业。为适应新形势下医药工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医药工业调整振兴,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医药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成药、医疗器械、制药机械、生化检测试剂及药用辅料等门类齐全的产业格局。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20家,其中,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产企业11家、中成药及饮片生产企业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家、生化试剂生产企业2家,总资产51.2亿元,净资产24.13亿元,从业人员9000余人;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2家,过5亿元的企业2家,过2亿元的企业3家;潍坊市百强企业3家,上市公司2家,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完成工业总产值48.52亿元,工业增加值11.4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8.12亿元,利税5.91亿元,利润3.89亿元。化学原料药优势明显,生产规模较大,占行业的销售比重达到81.67%,主导产品扑热息痛(2.4万吨/年)、TMP(2000吨/年)、注射用葡萄糖(15万吨/年)生产能力和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已初步形成了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产业链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自身的发展要求相比,我市医药行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单一产品多、系列产品少;原料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二是新药研发能力欠缺。企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匮乏,创新机制与体系还亟待完善,致使创新能力低,产品主要以引进仿制为主,技术含量低,难以靠技术取胜,因而制约了我市医药工业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化学原料药优势地位,强力推进化学原料药深加工;大力发展中药产业,推进中药现代化;跟踪生物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培育生物制药产业;着眼发展大医药,积极推进医药中间体开发,拉长产业链,充分发挥医药行业工商一体的优势,努力打造一批优势企业,实现医药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医药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二)原则
  1、坚持自主创新为主的原则。加强产学研联合,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制剂,推动原料药深加工。同时,抓好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做好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2、坚持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原则。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鼓励企业加强与跨国企业战略合作,引进资本、技术、品牌和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3、坚持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并举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中药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中药现代化。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促进行业产业升级。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