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为骨干的市场网络。以“川西北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绵阳现代粮食物流中心”、 “西南水果批发市场”、“三旺仔猪市场”、“水产专业市场”等为重点,建设上规模的批发市场,形成一批辐射面广、吞吐量大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建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完善化肥、农药储备制度,增加化肥、农药淡季储备量,保障市场供应。抓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18、切实抓好气象服务工作。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加快乡镇农经信息服务站恢复重建和示范站建设,加快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建设,及时做好农业干旱动态监测预警预报。加强雨情、墒情、灾情、农情、病虫情监测,切实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加强关键农时、森林火险、地质灾害、抗旱防洪、农业病虫等气象服务保障。积极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推进农村雷电监测预警和雷电防护工程建设。
五、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19、下大力气培育龙头企业。用现代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用抓工业思路发展农业,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农业,不断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围绕生猪、水稻制种、红薯、药材、茶叶、蚕桑、兔业、蜂业等大宗优质特色农产品,着力打造双汇公司、长林公司、光友公司、铁骑力士集团、仙特米业、翰通能源、鑫源茧丝绸等20家“旗舰”型龙头企业。
20、积极发展专合组织。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凝聚力、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农民专合组织。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规范农民专合组织运作。鼓励农民专合组织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承担涉农项目。发挥农村经纪人作用。
21、切实搞好基地建设。建立生猪、奶牛、禽(蛋)、粮食、油料、林果(核桃、中药材)、蚕茧、养兔、蔬菜、茶叶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1000头规模的PIC曾祖代场和发展一批养殖规模的PIC或DLY父母代优质种猪扩繁场。加快发展雪宝等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
22、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全市建成优质粮食基地150万亩,建设优质水果基地10万亩;以丘区为主发展“双低”优质油菜80万亩、优质花生产业带30万亩;在涪江沿岸逐步发展无公害优质蔬菜10万亩;以山区为主发展道地中药材基地10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10万亩,建立5个中蜂和2个意蜂基地。全市重点培育5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20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