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2008-2020年)的通知

  (2)强化内河港口工程节能设计
  在新(改、扩)建港口工程项目中,大力推进港口节能设计,提高系统节能水平。倡导节能设计理念,优化港口总平面布置,优化装卸工艺、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如供电、照明、建筑、供热及空调等)等的设计;在新码头建设和老港区的功能调整过程中,优化港区布局和码头设计,合理配备装卸机械和工具,使工艺流程先进、科学、合理。改进各类码头装卸工艺系统,使系统各环节能力匹配,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能耗。
  优化新建港区的电网设计,加大老港区的电网改造力度。加强与供电部门的协调协作,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治理高次谐波,减少高次谐波产生的附加损耗,提高港区电网供电质量,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消耗。
  (3)优化内河港口装卸设备结构[z1] [z2]
  加快发展轨道式龙门吊等高能效港口装卸设备,积极引导轻型、高效、电能驱动和变频控制的港口装卸设备的发展。加快港口装卸机械技术升级改造,逐步更新改造高耗能、低效率的老旧设备,引进节能高效的船舶机械,提高港口装备的整体技术水平。
  2、技术性节能
  (1)强化内河港口节能科技创新与推广
  加强内河港口节能技术攻关和推广,积极研发推广内河港口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能源。优先采用轻型、高效、变频控制的设备,研发推广变频调速、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研发推广集装箱轮胎吊等港口装卸设备“油改电”技术、货场照明控制和绿色电源技术、门机回馈制动技术。大力研发推广应用电能回馈、储能回用、岸电等绿色节能技术,研制开发电动水平运输车辆等新工艺新技术。积极推广港口绿色照明工程,推广照明和空调系统等辅助用能节能改造技术,全面降低港口生产能耗水平。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源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2)加快内河港口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全省内河港口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加速融入现代物流体系,有效整合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充分利用港口EDI技术,整合港口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使全省75%和90%以上的主要内河港口实现基于EDI的货运信息服务。
  3、管理性节能
  (1)强化内河港口生产运营管理
  针对重点物资及大宗货物,加强港口生产组织、协调,做好与包括铁路运输在内的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工作,提高车船直取的比例。提高港口物流效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研发推广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集装箱码头集卡全场智能调控系统和智能化数字港口管理技术等,提升港口生产运营管理水平。加强港口生产调度、设备管理和生产工艺流程管理,使机械设备合理负载,实现系统经济运行。充分利用GPS等定位技术,以及射频、条码等识别、跟踪和调度技术,优化运输工具和货物的组织调度,加强货场管理和港区内运输组织管理, 确保货物配送及时合理、运输设备与货场最佳利用,提高货物集疏运效率、装卸设备利用率和港口生产作业效率,降低港口生产单位能耗。
  (2)加强内河港口企业节能管理
  加大内河港口节能操作培训。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港口生产节能操作标准,加大对港口生产工作人员,特别是节能管理人员和港口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员节能意识和操作技能。到2015年和2020年,使全省港口节能操作培训普及率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
  四、近期重点工程
  为把各阶段节能目标落到实处,围绕上述中长期节能的主要任务,以项目为依托,将各项节能重点工作能按计划、有步骤扎实有效地推进。在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八项节能重点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江西交通发展实际,按照以企业为主实施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突出重点与示范带动相结合的方针,根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节能效果佳、近期见效快、牵动性和示范效应强、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等原则,筛选出近期重点实施的九项交通节能工程,具体如下:
  (一)重点企业节能示范工程
  1. 建设目标
  通过强化对重点交通用能企业的节能监管,充分发挥重点企业节能的示范效应,促进全省交通企业节能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推动全省交通行业节能向纵深发展。
  2. 主要建设内容
  结合江西省交通行业实际,加紧制定江西省交通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重点用能企业联系点制度,研究部署启动全省交通行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减排示范活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与重点用能单位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切实加强跟踪、指导、监督和考核,引导重点用能单位改进用能管理和技术,督促企业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能源管理网络,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组织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和主要耗能设备、工艺系统的检测。建立全省重点交通企业用能状况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定期公布重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
  (二)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试点工程
  1、建设目标
  为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公路、水路交通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政府交通部门的节能监督管理职责,特别是通过强化对高能耗营运车船进入运输市场的源头控制并建立健全淘汰机制,本着积极稳妥、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方针,近期将重点通过在典型地市开展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试点工程,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为建立健全营运车船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奠定坚实基础,为政府交通部门强化交通行业的节能监督管理提供有力手段;同时,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建立经济补偿机制等手段,促进汽车生产厂商和造船厂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与创新,从源头上实现车船节油。
  2、主要建设内容
  结合交通运输部颁布的《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以及修订的《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重点做好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引导道路运输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车辆油耗定额,加强车辆用油考核,在全省道路运输一、二级企业建立健全油耗定额考核制度,禁止高耗能客、货车进入道路运输市场。
  建立并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限值标准的相关配套措施。从政策引导、法规强制、经济鼓励三方面着手,建立并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退出制度,加快高油耗营运车辆退出道路营运市场进度。加强对本省交通运输营运车辆燃料消耗检测的监督管理,保证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落到实处。
  严格开展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的检测工作,加快开发适合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使用的汽车油耗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力争用5年时间(到2013年底前)使在用营运车辆全部符合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加紧研究提出全省营业性运输车船油耗限值实施方案,并配合交通运输部在全国组织实施营运车船准入和退出制度试点,在学习其他省份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通过提高营运车船的准入门槛、实行退出机制、建立经济补偿机制等相关手段,促进汽车生产厂家和造船厂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与创新,加强对高耗能营运车船进入本省运输市场的源头控制。
  (三)节能驾驶工程
  1、建设目标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迅速提高营运车船的驾驶节能水平,在全省逐步建立一支节能意识强、驾驶技能好、业务素质高的驾驶员和船员队伍。
  2、主要建设内容
  (1)强化汽车节能驾驶培训
  大力倡导节能驾驶、绿色驾驶(Eco-driving),强化汽车驾驶员节能技能培训。继续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深入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的贯彻落实,加强营运驾驶员监管,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普及驾驶员节能减排知识,不断提高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和节能驾驶操作技能。不断总结研究新型汽车节油驾驶操作技术,推广节能驾驶技术,组织编写汽车驾驶员和船员节能驾驶操作手册和培训教材,将节能意识和技能作为驾驶员从业资格和资质考核和认定的重要考核内容和依据。
  推广使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模拟装置替代部分实车教学。推行机动车驾驶员学时制培训和驾驶模拟教学。一类驾校应配被动式模拟器30台以上或主动式模拟器15台以上,二类驾校应配置被动式模拟器20台以上或主动式模拟器10台以上,三类驾校应配置被动式模拟器10台以上或主动式模拟器5台以上。专业驾驶培训学校的模拟驾驶培训学时一般不得低于14小时;力争汽车模拟驾驶普及率达到50%;经过模拟驾驶培训的学员比例超过80%。
  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加大节能驾驶教育培训力度,推广节油经验,改变不良操作习惯,不断提高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和节能驾驶操作技能,并将节能降耗水平与驾驶员业绩考核相结合。
  (2)提升船员节能素质
  抓好船员培训工作,建设内河船员培训基地;制定和实施提高船员节能驾驶管理技能和专业素质工程规划,加强船员节能驾驶管理技能培训,建设节能驾驶管理技能好、专业素质高的一流船员队伍。督促航运经营主体完善对干部船员节能驾驶管理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大对船员节能驾驶的宣传教育力度,将节能意识和技能作为船员从业资格和资质考核和认定的重要考核内容和依据。
  积极推广船舶模拟驾驶技术。加紧研制推广船舶模拟驾驶系统,在船员培训考核中广泛引入模拟驾驶技术,通过应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和仿真技术,使受训人员可以在接近实船条件下进行航行、离靠码头、抛起锚等各种船舶驾驶操纵训练,实现船舶驾驶员先训练后上船,提高船员整体节能素质。
  (四)甩挂运输节能试点工程
  要以加快发展甩挂运输作为调整全省道路运输运力结构、提高货运实载率的突破口,通过采取相关优惠政策,切实提高道路货运业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水平。
  1、建设目标
  通过在典型地市和典型道路运输企业开展典型示范和试点工作,分析当前影响甩挂运输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突出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其对运输效率、运输成本以及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带动和促进甩挂运输在全省得到快速发展,加快道路货运先进生产力发展,实现货运车辆中拖挂率提高到15%、甩挂运输承运比重为20%,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和行业竞争能力,降低行业能耗。
  2、主要建设内容
  --调整政策,提供环境。加强甩挂运输政策研究,尽快出台关于推进全省公路甩挂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试点方案或实施方案,加大对甩挂运输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快调整不利于甩挂运输发展的政策。制定管理规定,完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措施,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建立甩挂运输试点工程组织专门人员,编制包括重点企业、站点布局、车辆装备、信息系统、保障措施等试点工程方案、流程为甩挂运输奠定制度和管理的基础。
  --优选单位,开展试点。选择典型地市和典型道路运输企业,在适合开展甩挂运输的地区和线路上,开展道路货物甩挂运输试点工作。试点单位一是可选择产品流量大、流向较为固定的工商企业,以合同运输为切入点,以甩挂运输为主要组织方式,在固定线路上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二是可依托大型的商贸市场,选择点对点或多点的商品的营销和运输路径,以企业规模大、服务质量高、经营信誉好的运输企业为主体推行甩挂运输;三是可在现有的快货专线企业中,择优选择,按照甩挂运输的要求进行经营模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发展甩挂运输;四是可依托集疏能力强的若干货运站场,形成开展甩挂运输的市场网络,企业、车辆和站场加盟合作,发展社会公用型的甩挂运输。同时注意选择甩挂运输基础较好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
  --加大投入,改善硬件。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改善甩挂运输的设施条件。在站场改扩建方面,参照国际国内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地做好示范站场建设,并以此推动甩挂运输站场的全面发展。在甩挂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面,探索“政府补贴、企业开发、全省推广”的路子,适时建设全省甩挂运输信息系统平台。
  (五)公路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工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