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探索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设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宜居重庆、平安重庆,着力完善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功能,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重庆对内对外开放能力,以大开放促大改革。开放投资领域,改进产业配套条件,完善物流配送、公共研发、人才培训、企业融资、污染治理、质量标准等公共服务平台,吸引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投资兴业。与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示范项目。创新涉外经济体制,建设内陆商贸、旅游、物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建设西部地区服务外包基地,大力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和产业转移,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以北部新区为基础,研究设立“两江新区”问题。加快建设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借鉴国内外经验做法,开展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建设电子口岸,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推进江海直达,将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辐射带动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促进重庆与周边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分工协作。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加强与沿江省市的产业协作联动,着力建设东西部合作示范基地。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业发展。
三、改革试验的组织保障
(一)积极营造改革试验的环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协调改革试验工作,建立健全改革创新的程序性规范及推进机制,定期与重庆市政府共同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帮助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积极支持重庆市开展有关专项改革,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
(二)加强组织领导。重庆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协调重大改革事项。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牵头拟订并组织实施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和重大专项改革方案。根据本方案,抓紧制定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土地利用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农业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等重点专项方案,分阶段制定改革行动计划及年度工作要点,积极组织实施。
(三)形成改革合力。重庆市要建立改革试验推进考核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改革试验工作的督促考核,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试验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改革意愿。引导改革试验坚守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生态环保等基本底线,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控制改革风险。发挥各类媒体、主流网络的宣传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
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标测算表
指标
类别
| 指 标 名 称
| 单 位
| 2007年
| 阶段性目标
|
2012年
| 2020年
|
城乡
经济
| 1.城镇化率
| %
| 48.3
| 55
| 70
|
2.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
| 亩
| 2.3
| 3.1
| 5
|
3.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
| 13.2
| 30
| 40
|
4.农产品商品率
| %
| 58.6
| 62
| 85
|
5.土地规模经营比例*
| %
| 15.1
| 25
| 50
|
生活
水平
| 6.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比
| 以农为1
| 3.6
| 3.15
| 2.5
|
7.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
| 以农为1
| 2.63
| 2.5
| 1.8
|
8.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比
| 以农为1
| 5.2
| 2.0
| 1.6
|
9.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
| 以城为1
| 1.46
| 1.3
| 1.2
|
10.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
| 以农为1
| 4.4
| 3.4
| 2
|
公共
服务
| 11.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之比
| 以农为1
| 1.82
| 1.7
| 1.5
|
12.村公路通畅率
| %
| 27.9
| 55
| 75
|
13.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
| 2.2
| 80
| 95
|
14.农民生产生活信息化程度
| %
| 42.9
| 60
| 100
|
15.农村安全饮水人口占比
| %
| 33
| 100
| 100
|
资源
环境
| 16.万元GDP综合能耗
| %
| 1.31
| 1.05
| 0.8
|
17.森林覆盖率
| %
| 32
| 38
| 45
|
18.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3.8
| 4
| 4
|
19.城镇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及以上的天数
| 天
| 289*
| 305
| 310
|
20.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水质
|
| Ⅲ类
| Ⅱ―Ⅲ类
| Ⅱ类
|